络石
味苦,气温,微寒。无毒。阴山峻壁,随处有之。多包络石上,或蔓延木上。茎节着处即生根须。叶圆凌冬常青,花白结子略黑。与薜荔、木连、地锦、石血等同一类焉。人家亭圃石山,亦每种植 饰。采茎叶入药,择附石为良。畏贝母、菖莆,使牡丹、杜仲。喉闭不通欲绝,水煎汤下立苏;背痈 肿延开,蜜和汁服即效。坚筋骨强健腰足,利关节润泽容颜。去风热死肌,解口舌干燥。蛇毒心闷,堪散刀斧。疮口可封,久服轻身。通神明目,延年耐老。薜荔虽同络石,茎叶粗大如藤。治背痈将叶采收,煎酒饮下利即愈。
木连味苦,汤,或收浸酒。初服壮阳祛病,久服耐老延年。藤汁取之,堪敷风毒。扫白癜风疹,除疥癣 疡。子生大类莲房,一年一熟;房劈内多白汁,久渐黑凝。破血甚良,依时收采。子亦入药,并载《图经》。地锦味甘,叶如鸭掌。藤蔓着地,随节有根。
亦缘木石沿长,每耐寒冻不瘁。煎汤浸酒,破血止疼。祛产后血凝,逐腹中血瘕。又种石血,亦以血攻。状与络石相同,但叶尖而半赤。

- 络石《本草蒙筌》
- 络石《新修本草》
- 络石《冯氏锦囊秘录》
- 络石《本草经集注》
- 络石《医学入门》
- 络石《千金翼方》
- 络石《证类本草》
- 络石《雷公炮炙论》
- 络石《得配本草》
- 络石《本草纲目》
- 络石《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络石《神农本草经》
- 络石《名医别录》
- 络却(一名强阳、一名脑盖)《针灸大成》
- 络石《本草图经》
- 络却《针灸学》
- 络石藤《本草便读》
- 络却《中医词典》
- 络石藤(海风藤)《中药学》
- 络郄《中医词典》
- 络石藤茶《茶饮保健》
- 络气《中医词典》
- 络说《普济方·针灸》
- 络脉主病提纲《望诊遵经》
- 络说《针经指南》
- 络脉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 络脉系统《中医基础理论》
- 络穴《中医词典》
- 络脉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络穴(别络、别)《中医名词词典》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