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
味甘,气寒。性滑利。无毒。深谷多生,在处俱有。如足之蹶,故以蕨名。三月采收,作茹可食。寒能去暴热,甘以利小便。气壅经络者旋驱,毒延筋骨者易去。但衰阳事落发,仍痿脚膝昏眸。切勿过餐,甚非良物。根挖造粉,堪以代粮,虽免啼饥,不通生肉。
花留年久,能治脱肛,研细敷之,即时收涩。 薇较蕨差大。味略,苦有芒。亦润大肠调中,尤消浮肿利水。夷齐日采,久食不饥。武王诚之。不食而死。
(谟)按∶《搜神记》曰∶郗鉴镇丹徒,二月出猎,甲士折一枚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
后吐一小蛇,悬屋前渐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今山间人多用作茹,或以醋淹食之,亦不可不鉴此也。

- 蕨《本草蒙筌》
- 蕨《本草纲目》
- 蕨《冯氏锦囊秘录》
- 厥症门(七则)《辨证录》
- 蕨《医学入门》
- 厥症论治《类证治裁》
- 蕨《本经逢原》
- 厥症《古今医彻》
- 蕨《本草从新》
- 厥症《石室秘录》
- 蕨《本草分经》
- 厥症《证治汇补》
- 蕨〈寒〉《食疗本草》
- 厥症《寿世保元》
- 蕨菜《饮膳正要》
- 厥症《傅青主女科》
- 蕨菜《药性切用》
- 厥症《傅青主男科》
- 蕨菜《滇南本草》
- 厥症《中医名词词典》
- 蕨草《本草撮要》
- 厥证先兆及其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蕨粉《饮食须知》
- 厥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蕨类(羊齿植物)《临床营养学》
- 厥证诗《医学实在易》
- 蕨叶《证类本草》
- 厥证门《医方考》
- 橛骨《中医词典》
- 厥证门《古今医统大全》
- 橛候《诸病源候论》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