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症
阴阳二厥.节庵辨之详矣.但寒厥易辨.而热厥易忽.以其脉俱微细.四肢俱冷.则有以认热为寒者矣.但寒厥腹疼而泻.热厥腹或疼而不泻.寒厥则喜热饮.热厥则喜冷冻饮料.寒厥喜暖与日火光.热厥畏热而不喜明.寒厥投热药或捍格而移时即安.热厥服香燥而呕逆弥甚.余一日初秋冒暑.饮食未化.即便吐逆.少顷气上壅.四肢渐冷.语言难布.及按脉则细微.自思吐之太甚.故气逆不下.当晚以铁锈水磨下.觉少平.次日又出外不避暑.逾日复作.一友教以沉香磨服.气不下.若见日光与火.便觉厌极.且终夜危坐.不能安寝.余乃思曰.此火逆冲上四肢故冷.是热厥也.命取黑山栀三钱冷水调下.当饮便安.复治一女子.下痢艰迫.四肢冷.脉微细.一医欲用理中加茱萸治.余曰.此火邪内伏.非寒也.竟以山栀芍药黄连木香等而愈.况伤寒热厥从传经来.寒厥从直中来.又甚不侔者乎.
按二厥之外.有气厥者.五志过极.气郁不伸.脉必沉伏.妇人多见之.苏合香丸.乌药顺气选用.有痰厥者.体肥痰盛.气壅脉滑.宜导痰汤二陈汤.虚者倍加人参.有食厥者.发之必暴.饮食不化.填塞中焦.上部有脉.下部无脉.盐汤探吐.最妙法也.有大吐血后或产后.去血过多.阳无所附.自汗手足冷.宜益气.独参汤理中汤之类.有真气虚寒者.参附汤八味汤.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 厥症《古今医彻》
- 厥症《石室秘录》
- 厥症论治《类证治裁》
- 厥症《证治汇补》
- 厥症门(七则)《辨证录》
- 厥症《寿世保元》
- 蕨《本草纲目》
- 厥症《傅青主女科》
- 蕨《本草蒙筌》
- 厥症《傅青主男科》
- 蕨《冯氏锦囊秘录》
- 厥症《中医名词词典》
- 蕨《医学入门》
- 厥证先兆及其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蕨《本经逢原》
- 厥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蕨《本草从新》
- 厥证诗《医学实在易》
- 蕨《本草分经》
- 厥证门《医方考》
- 蕨〈寒〉《食疗本草》
- 厥证门《古今医统大全》
- 蕨菜《饮膳正要》
- 厥证喉《中医词典》
- 蕨菜《药性切用》
- 厥证《扁鹊心书》
- 蕨菜《滇南本草》
- 厥证《中医内科学》
- 蕨草《本草撮要》
- 厥证《医学实在易》
- 蕨粉《饮食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