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栗子
栗子,又名板栗、毛栗。栗子原产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东门之栗”、“隰有栗”等记载。《吕氏春秋》也有“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就有栗,说明远在5000多年前,栗子就为人食用了。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每百克含糖及淀粉62~70克,蛋白质5.1~10.7克,脂肪2~7.4克,尚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及无机盐。现代医学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栗子也是一种补养治病的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和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和筋骨痛等症。按中医理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故腰腿酸软等症,主要是肾虚所造成。栗为肾之果,能益肾,食之自然有效。古人用栗子治病、滋补的方法很多。用于栗子30克,加水煮熟,放红糖适量,每晚睡前服1次。对病后体虚、四肢酸软无力有效;用于补肾气、壮筋骨,可用栗子、大米适量,共煮粥,加白糖食用,每日1次。老人如有肾虚、腰酸脚弱者,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7个,细嚼成浆咽下;也可用鲜栗子30克,置火堆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可用生栗子去壳,将肉研烂如泥,涂患处。
栗子由于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1次不宜吃得太多;凡有脾虚消化不良、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此外,用栗子治病,需要生吃。李时珍介绍的方法是:“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吃时要细细嚼碎,口感无渣,成为浆液,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 栗子《老年食养食疗》
- 栗子《玉楸药解》
- 栗子《食疗本草》
- 栗(补)《本草分经》
- 栗子《饮食须知》
- 栗《本草撮要》
- 栗子《得配本草》
- 栗《本草分经》
- 栗子《药性切用》
- 栗《名医别录》
- 栗子(《千金·食治》)《中医饮食营养学》
- 栗《本草便读》
- 栗子、栗子花《滇南本草》
- 栗《本草从新》
- 栗子桂圆粥《保健药膳》
- 栗《本经逢原》
- 栗子烧白菜《保健药膳》
- 栗《本草求真》
- 栗子烧鸡块《保健药膳》
- 栗《证类本草》
- 栗子烧鸭块《保健药膳》
- 栗《医学入门》
- 栗子痔《中医词典》
- 栗《冯氏锦囊秘录》
- 砺石《医学入门》
- 栗《本草易读》
- 砺石《证类本草》
- 栗《本草蒙筌》
- 粒红肤白麻如肌白《麻科活人全书》
- 栗《本草备要》
- 粒头焦《麻科活人全书》
《老年食养食疗》
- 顾奎勤,高永瑞(编着)
- 前言
- 概述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一、春季的饮食构成
- 二、春季怎样进补
- 三、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四、夏季的饮食构成
- 五、夏季怎样进补
- 六、夏季的饮食保健
- 七、秋季的饮食构成
- 八、秋季怎样进补
- 九、秋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十、冬季的饮食构成
- 十一、冬季怎样进补
- 十二、冬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老年人的补益食品
- 一、健脑食品
- 二、益寿食品
- 三、减肥食品
- 四、壮阳食品
- 五、防癌食品
- 老年人的饮食宜忌
- 一、适当节食有益长寿
- 二、适宜于老年人的功能食品
- 三、适宜于老人体重不足的饮食
- 四、适宜于改善男子性功能的食物
- 五、老年人能否吃蛋黄
- 六、少盐益寿
- 七、清晨饮水有益
- 八、常吃水果可防衰老
- 九、老年人宜补钙
- 十、老年人宜食粥
- 十一、呷醋健身又防病
- 十二、吃素好处多
- 十三、老年人与食物纤维
- 十四、饮酒不宜过量
- 十五、不宜偏食植物油
- 十六、老年人喝咖啡应注意什么
- 十七、怎样食补有益
- 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
- 一、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
- 二、冠心病的饮食调养
- 三、高脂血症的饮食调养
- 四、脑血管意外的饮食调养
- 五、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饮食调养
- 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调养
- 七、慢性胃炎的饮食调养
- 八、便秘的饮食调养
- 九、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养
- 十、肝硬变的饮食调养
- 十一、脂肪肝的饮食调养
- 十二、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调养
- 十三、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调养
- 十四、过敏性紫癜的饮食调养
- 十五、肾盂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六、肾小球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七、糖尿病的饮食调养
- 十八、痛风病的饮食调养
- 十九、肥胖症的饮食调养
- 二十、瘫痪病人的饮食调养
- 老年人常见病的中医食疗
- 一、高血压病的中医食疗
- 二、脑血管病的中医食疗
- 三、冠心病的中医食疗
- 四、高脂血症的中医食疗
- 五、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食疗
- 六、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食疗
- 七、胃痛的中医食疗
- 八、急性胃肠炎的中医食疗
- 九、痢疾的中医食疗
- 十、肝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一、肝硬变的中医食疗
- 十二、急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三、慢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四、泌尿系感染的中医食疗
- 十五、夜尿过频的中医食疗
- 十六、前列腺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七、血尿的中医食疗
- 十八、早泄的中医食疗
- 十九、遗精的中医食疗
- 二十、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一、感冒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二、失眠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三、便秘的中医食疗
- 二十四、暑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五、痔疮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六、疝气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七、痴呆症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八、盗汗的中医食疗
- 二十九、神经性皮炎的中医食疗
- 三十、脱发的中医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