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人们发现消化性溃疡与O型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这些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那么ABO血型系统与Hp感染之间有无内在联系?本研究测定了21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169例健康血员Hp感染情况及其血型,旨在探讨Hp感染与ABO血型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①胃粘膜:随机选择本院胃镜检查患者217例(男148例、女69例,年龄17岁~83岁,平均40.9岁)在胃镜下取粘膜活检做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217例胃镜和组织学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DU)48例、胃溃疡(GU)27例、慢性胃炎(CG)116例、复合溃疡(CU)7例、残胃炎(RG)5例、胃癌(Gca)14例。②血标本:上述217例患者于胃镜检查前抽静脉血,此外还收集了169例健康输员血员血测抗HpIgG及定血型。
1.2 方法
胃粘膜内Hp菌的检测采用活检粘膜直接涂片革三染色找Hp及分离培养,均参照张振华所报道的方法。抗HpIgG的检测,以超声粉碎的Hp菌作抗原,用间接ELISA法测定,每板均设标准阳性和阴性对照。将两者OD值之作为质控,每板此值之差在±0.5范围内。结果用待测标本OD值与标准阳性OD值之比来表示,该比值≥0.5为阳性。在217例胃十二指肠患者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均阳性者定为阳性,169例健康输血员血清学检查阳性即定为阳性。
所有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表1 不同疾病及健康输血员Hp的检出率
组别 | n | Hp阳性数(%) |
胃炎 | 116 | 78(67.2) |
GU | 27 | 20(70.4) |
DU | 48 | 39(81.1) |
CU | 7 | 6(85.7) |
GCa | 14 | 9(64.3) |
RG | 5 | 2(40.0) |
输血员 | 169 | 60(35.5) |
表2 不同疾病及健康输血员血型分布情况
组别 | n | A型(%) | B型(%) | O型(%) | AB型(%) |
胃炎 | 116 | 21(18.1) | 38(32.8) | 45(38.8) | 12(10.3) |
GU | 27 | 6(22.2) | 7(25.9) | 12(44.4) | 2(7.4) |
DU | 48 | 9(18.8) | 10(20.8) | 27(56.3) | 2(4.1) |
CU | 7 | 1(14.3) | 2(28.6) | 4(57.1) | 0(0.0) |
GCa | 14 | 5(35.7) | 2(14.3) | 6(42.9) | 1(7.1) |
RG | 5 | 1(20.0) | 1(20.0) | 2(40.0) | 1(20.0) |
输血员 | 169 | 47(27.8) | 49(29.0) | 56(33.1) | 17(10.1) |
消化性溃疡各组患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均较高(表2)。
表3 胃十二指肠疾病
ABO血型与Hp感染的关系
血型 | n | Hp阳性数(%) |
O | 96 | 86(89.6) |
A | 43 | 25(58.1) |
B | 60 | 34(56.7) |
AB | 18 | 9(50.0) |
aP<0.05,vsA,B,AB型。
表4 健康输血员ABO血型与Hp感染的关系
血型 | n | Hp阳性数(%)值 |
O | 56 | 29(51.9) |
A | 47 | 13(27.7) |
B | 49 | 15(30.6) |
AB | 17 | 3(17.7) |
aP<0.05,vsA,B,AB型。
无论是慢性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还是健康输血员,O型血人群的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血型(表3,表4,P<0.05)。
同一疾病Hp阳性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表5)。
表5 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
Hp感染与O血型的关系
组别 | n | O型血数(%) |
GU,Hp+ | 20 | 10(50.0) |
GI,Hp- | 7 | 2(28.6) |
DU,Hp+ | 39 | 25(64.1) |
DU,Hp- | 9 | 2(22.2) |
CG,Hp+ | 78 | 36(46.2) |
CG,Hp- | 38 | 9(23.7) |
P<0.01,vsHp一组。
3 讨论
自从发现Hp以来,经10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证实,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作用。O型血人群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于非O型血人群。这早有报道,本研究发现,无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还是健康输血员O型血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非O型血者(P<0.05),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同一疾病中,Hp阳性患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这就排除了由于不同疾病的血型差异所致,而确切是O型血人群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这可能与Hp对O型血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有关。我们知道血型抗原不但存在于血细胞上而且也存在于体细胞上和体液中,ABO血型抗原物质的差异在于其糖链末端的残基不同,A型血的糖残基是N-乙酰半乳糖,B型血是半乳糖,O型血是岩藻糖,并且许多研究已证实,上皮表面的血型抗原物质可作为多种微生物的受体。国外学者研究发现,Hp表面有许多血细胞凝集素,它可以导致血凝反应和红细胞变形,它的分子形态具有细菌群集繁殖因子抗原的特征,后者具有识别、粘着红细胞和上皮靶细胞及吸附在特殊的化学成分上的性质。这些化学成分通常在与哺乳动物细胞糖蛋白有联系的外膜上,Hp血凝素具有此特征n等的研究发现,胃粘膜细胞表面的Hp受体含有岩藻糖,Hp特异的与其结合,他们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胃粘膜细胞表面的Hp受体含有Leb血型抗原,Leb抗原部分地由O型血抗原组成,并且当Leb抗原糖链末端的岩藻糖残基被N-乙酰半乳糖(A型血决定簇)或D-半乳糖(B型血决定簇)残基取代都将失去与Hp特异结合的活性,这揭示O型血人群的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较非O型血人群更多的Hp受体,因此对Hp更易感。Mentis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在胃溃疡患者中Leb阳性的人群中Hp感染率较高,这也进一步证实Hp与岩藻糖有特殊的亲和力。
O型血人群中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O型血人群,这可能是O型血人群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们设想通过给予糖类物质与Hp竞争胃粘膜上受体来清除Hp感染,从而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这将比抗生素治疗Hp感染价廉、副作用少,并且更具有特异性。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Hp在非O型血人群中也有感染,有研究发现Hp与胃粘膜表面的唾液酸有特殊的亲和力,这是否是由于不同的Hp亚型及不同的胃内环境将有不同的Hp受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然而Hp必须与胃粘膜表面的特殊结构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吸附和粘着在胃粘膜表面,从而致病,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采用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来与Hp竞争胃粘膜表面受体,这将是抗Hp治疗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ABO血型系统《生理学》
- 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药理学》
- ABO血型系统《临床基础检验学》
- Adi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ABO和Rh系统以外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临床基础检验学》
- AIDS的预防《医学免疫学》
- Abell-Kendall改良法《动脉粥样硬化》
- AIDS的治疗《医学免疫学》
- Abadi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ALS或CPR已获初步效果时的用药《急诊医学》
- A《传染病》
- Alzheimer病《病理学》
- A《医学遗传学基础》
- Apert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A《医学统计学》
- Apo(a)表型检测的方法学《动脉粥样硬化》
- A《生理学》
- Apo(a)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动脉粥样硬化》
- A《四圣心源》
- Apo(a)基因的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Ⅴ型补体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ApoAⅠ《动脉粥样硬化》
- Ⅳ型补体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ApoAⅠ、AⅡ、AⅣ、CⅠ、CⅡ、CⅢ及E的基因结构的类同性《动脉粥样硬化》
- Ⅳ型变态反应《病理学》
- ApoAⅠ基因的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Ⅳ类药——钙拮抗药《药理学》
- ApoAⅠ异常症《动脉粥样硬化》
-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医学免疫学》
- ApoAⅡ《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学进展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新的胃病致病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 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1.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1 概论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彝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南京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河北省井陉县山区居民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内蒙古哲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临夏回汉儿童胃炎及癌前病变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调查
- 武汉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新疆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 新疆喀什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黑龙江垦区1776例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 西藏高原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 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
- 宁夏吴忠地区423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银川地区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1总论及基础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
-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及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十二指肠溃疡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消化性溃疡胃液sIg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病理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胃病的相关性
-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816例小儿胃炎临床分析
- 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34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5.8 其它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1概论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进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新进展
- 1.2基础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 胃液尿素氮测定诊断幽门杆菌感染
-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与尿素酶抗原ELISA血清学检测的应用
- 1.3临床实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 尿[SB]15[/SB]N排出试验监测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 胃十二指肠疾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检测的临床应用
- 胃切除标本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样细菌观察
-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01例的治疗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美蓝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
- 美蓝染色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病理检查120例分析
- 内镜活检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后由杆状变为球形2例
-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70例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
-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 经内镜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
-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619例分析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
- 胃镜受检者885例幽门螺杆菌检出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
- 胶态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远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
- 消化性溃疡近代治疗的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新进展
- 中草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复方中药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 扶正祛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 溃疡清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
- 胃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清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67例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腹疾病简介
- 灭幽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0例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
- 三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8例
- 扶正祛邪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
- 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
-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
-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1240例护理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 雷尼替丁加头孢氨苄联合应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丽珠得乐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 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思密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
-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5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
- 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50例
-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8例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
- 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 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
- 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
-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7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
- 甲硝唑治疗慢性胃炎30例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3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三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35例
-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
- 胃镜下局部清创冲洗并药物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201例
- 小剂量甲硝唑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24例
- 胶态铋治疗难愈性十二指肠溃疡23例
-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
-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 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对胃液EGF的影响
-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96例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58例
- 三联疗法2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
-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
-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15例
- 胶态铋加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
- 2.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