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和系统免疫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Hp做为一种致病菌,可引起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Wyatt等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研究了非溃疡消化不良病人Hp感染时的局部免疫反应,在所有活动性胃炎病人及部分非活动性胃炎病人均可见细菌被IgA包裹,并且发现IgG和IgM包裹和胃炎的活动性有关。被包裹的细菌多位于粘膜表面,位于胃小凹深部的有些细菌则未被包裹,从而提示这一部位的细菌可以保存下来,免受抗体的伤害。

Kazi等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对53块胃窦活检标本进行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发现Hp相关性胃炎与无菌的慢性胃炎和正常对照间有明显差异。IgA、分泌成分和补体C3包裹的细菌可见于所有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C3总是与IgA、IgM或两者共同包裹有关,这种现象罕见于没有中性多形核粒细胞浸润的病人,在26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有18例出现上皮内单个核细胞浸润。这些上皮内单个核细胞对T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染色阳性。研究结果提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显著增强。

Attar等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21例胃炎的胃粘膜活检标本,发现Hp阳性胃炎组的总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出现例数的比率显著高于该菌阴性组;辅助性T细胞的检出率、自然杀伤细胞的存在与否和B细胞的分布在2组间无差异;粘膜中的IgA,IgG,IgM浆细胞出现于所有病人,但3种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有较高的密度在Hp阳性胃炎则高于阴性者。研究表明有Hp阳性胃炎胃粘膜中浆细胞有较高的密度,且炎症主要是由于过多存在的总T细胞尤其是抑制T细胞所介导,结果提示:Hp在胃粘膜中既引起体液免疫反应,又引起细胞免疫反应。

Das等比较了不同来源的人血清对Hp的调理素活性, 发现不论是没有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症状的对照组或是分离出或未分离出Hp的有症状病人的血清,对Hp有同样好的调理素作用。同时发现调理素作用取决于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而不取决于抗体。上述发现提示:特异性抗体并无防御Hp的作用,血清中抗体仅具有诊断价值。

Bernatowska等用化学荧光系统和电镜检查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弯曲菌和Hp对中性粒细胞的调理素作用,发现胎儿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空肠弯曲菌的调理素作用是由抗体介导,由补体增强,而对Hp的吞噬作用则由于它能直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而不需要抗体。我们认为这一不寻常的特性在Hp相关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1. 局部和系统免疫《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 局部放射反应《放射诊断学》
  3. 局部结构《人体解剖学》
  4. 鞠养以防其疾四《育婴家秘》
  5. 局部剌激实验《医院药学》
  6. 鞠丸《普济本事方》
  7. 局部麻醉《外科学总论》
  8. 鞠华《神农本草经》
  9. 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γCBF显像)《物理诊断学》
  10. 鞠候《诸病源候论》
  11. 局部皮瓣《外科学总论》
  12. 痀(jū,音拘)挛《中医词典》
  13. 局部去敏药《口腔科学》
  14. 疽痈逆顺刺《黄帝内经太素》
  15. 局部水肿《病理生理学》
  16. 疽痈不消《奇效简便良方》
  17. 局部涂拭药物《口腔科学》
  18. 疽虚热候《诸病源候论》
  19. 局部望诊《中医诊断学》
  20. 疽目《中医词典》
  21. 局部兴奋及其特性《生理学》
  22. 疽瘤《中医词典》
  23. 局部性水肿疾病《常见病自测》
  24. 疽溃后候《诸病源候论》
  25. 局部选穴法《中医词典》
  26. 疽候《诸病源候论》
  27. 局部血流调节《生理学》
  28. 疽候《诸病源候论》
  29.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病理学》
  30. 疽候《诸病源候论》
  31. 局方常山饮《时病论歌括新编》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