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在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Hp和上消化道,尤其是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有关Hp感染的检测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道,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多数学者公认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关系,因此研究Hp感染的检测方法;如何提高Hp感染检出率,是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快速尿素酶药盒检测法、活检胃粘膜印片法及病理切片各种染色光镜检查法、血液Hp培养法、抗Hp抗体检测法,尿素酶呼吸试验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尿素酶A或B基因检测法等;但上述方法中,有些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有些费时费事,故很难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一般基层医院能开展的快速尿素酶法、胃粘膜印片法、病理切片染色检查法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寻找出能提高Hp感染阳性检出纱的互补方法,并对大津科锐公司生产的快速尿素酶试剂盒进行评价,从而有利于使更多医院能对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进行临床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组为1995—04~1996—02—01,因具有各种上消化道症状到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在消化内科信婃的病人共100例,其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在18岁~80岁,平均年龄44.7岁。经纤维内镜直观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胃溃疡3例、病程在0.5a~30a;所有病人均在多所医院治疗并均正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各种铋剂、中药,少数病人曾服用过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等药物;对上述病人不加选择全部进入本研究组。
1.2 方 法
首先于胃镜检查时均于距幽门口3cm~5cm处取活组织1~2块,同时用尿素快速检测法、印片法、病理切片染色法检查胃粘膜Hp感染情况;其次于病变明显处取活组织2~4块做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协助胃镜直观所见做出正确临床诊断;Hp检测的三种具体方法是:快速尿素酶法——将两滴试剂滴入反应板孔中,再将所取的胃粘膜块放入其中,观察5min,如变为红色者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本研究试剂盒由天津科锐公司提供);粘膜印片法——将所取之粘膜用钳子钳好,以其粘膜面对准清洁玻片反复印片,待玻片印片处干燥后用1%中性红染液1~2滴滴于该处,染色5min后蒸馏水缓缓将染液冲去,自然干燥,加盖玻片封存,在光镜下可见呈弯曲状或S状、红色幽门螺杆菌(此法先于快速尿素酶法,将印片后的组织再做快速尿素酶检测用);病理切片染色法——对所取之粘膜先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切片、美蓝染色、透明中性表封固在光镜下可见直径为0.3μm~0.5μm1,长1.0μm~1.5μm,弧形或S形的幽门螺杆菌。
2 结果
本组100例病人快速尿素酶法Hp阳性者31例、粘膜印片法阳性者47例、病理切片美蓝染色法阳性者44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47%及44%,天津科锐公司提供的快速尿素酶试剂盒检测Hp结果的病理切片(“金标准”)对比,快速尿素酶法假阴性13例、假阳性2例,印片法+病理检查法阳性者共50例、阳性检出率可达50%;详情见表1。天津科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在同样病人检出Hp感染的阳性率低于印片法及病理检查法。和后两种方法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表1)。
表1 三种方法检测100例病人胃粘膜Hp感染结果 (n:100)
方 法 | 阳性例数 | 阳性率 |
快速尿素酶法 | 31 | 31% |
粘膜印片法 | 47 | 47% |
病理切片染色法 | 44 | 44% |
三种方法对受检之100例病人中共5种疾病,其结果不尽相同,但均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感染检出阳性率最高,快速尿素酶法为40.7%、印片法为63.0%、病理染色为55.6%,平均为53.1%(表2)。
表2 三种方法与五种疾病胃粘膜Hp感染检出情况
疾病种类 | n | 快速尿素酶法 | 印片法 | 病理美蓝染色法 |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
浅表性胃炎 | 24 | 4 | 16.60 | 8 | 33.33 | 7 | 29.16 |
萎缩性胃炎 | 43 | 14 | 32.58 | 20 | 46.51 | 20 | 46.51 |
十二指肠溃疡 | 27 | 11 | 40.74 | 17 | 62.60 | 15 | 55.55 |
胃溃疡 | 3 | 1 | 33.33 | 1 | 33.33 | 1 | 33.33 |
胃癌 | 3 | 1 | 33.33 | 1 | 33.33 | 33.33 |
3 讨论
为进一步研究Hp感染与上消化道一些疾病的关系,提高诊断治疗效果,近十多年以来,国内学者在Hp的研究中,对Hp检测方法的研究十分重视;大量国内外文献一致认为:快速尿素酶试验法、血液Hp培养法、活检胃粘膜切片各种染色光镜检查法、抗Hp抗体检测法、尿素酶呼吸试验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尿素酶基因检测法,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做为检测Hp感染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近些年提出的“活检胃粘膜印片法”,其特异性、敏感性、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虽多,但仍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尿素酶基因检测法之特异性、敏感度最高,分别为100%及96%~98%,且可用於唾液、胃液、粪便中Hp检测。遗憾的是这些方法,价格昂贵、操作持技术复杂、费事费时,难於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其它方法由於特异性差或敏感性低,故其阳性检出率低,甚致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张家滨等在1603例快速尿素酶检测中慢性胃炎阳性率为55%和贾博琦报告的54.7%近似(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阳性率为49.7%),十二指肠溃疡的阳性率为79.1%,胃溃疡的检出率为77.8%,胃癌的阳性检出率为51.9%(14/27);高国藩等对1800例病人中用活检胃粘膜印片法检测中慢性浅表性胃炎阳检出率为23.0%,萎缩性胃炎为51.5%,十二指肠溃疡为69.0%、胃溃疡为59.7%;徐朝斌等在对386例胃粘膜病理切片用银染色法检测其Hp,总检出率为70.5%,其中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7.6%,非活动性胃炎为56.71%。上述国内文献报告的这三种方法,尤其是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不够理想。本文对这三种方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阳性检出率更低,快速尿素酶法仅为31%,胃粘膜印片法为47%,病理切片法(美蓝染色)为44%;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本组100例病人均是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各种铋剂、痢特灵、庆大霉素及中药的同时进行的检查,而不是在停药1个月后再做检查、更不是初诊从未接受过治疗的人,众所周知上述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p作用,而检查时病人正处于胃粘膜Hp感染被清除的阶段,故阳性检出率低(国内上述文献报道对此问题均未做交待);二是Hp在胃窦分布多呈灶性分布,每次取材不一定能准确的把隐藏Hp的粘膜都取出,也会影响Hp检出率;三是本组中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是最高的,这也会影响本组阳性检出率,但从三种方法检查结果来看其阳性率和国内外文献报道也有相同之处,即尿素酶检测法阳性率低于胃粘膜印片检检查法和胃粘膜印片检查法的阳性率;本文病理切片检查法和胃粘膜印处近似,并不高于胃粘膜印片法是与病理切片染色方法有关,即本文病理切片不是银染色、而是美蓝染色。另外从本组100例检查结果来看三种方法均呈现十二指肠溃疡者Hp检出率最高,依次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炎,这些结果和国内外报道也一致。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一、天津科锐公司生产的快速素酶试验剂盒是可以推广应用的,二、为在基层小医院能更好的开展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还应推出一种能提高Hp阳性检出率、且能在小医院开展的互补检测法。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将是二十一世纪研究的热点,但使用特异性、敏感性、阳性率高的一此复杂昂贵的技术,仅能在少数较大医院及研究机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众多的基层小医院开展并有更多的消化科医师参加,才能加快研究速度、更早的高搞清Hp感染和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设想,供同行考虑;一是对每例病人最好都做二种或三种本文提出的方法,如同时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及胃粘膜印片法,争取病理切片银染法以进行互补检查,把二种或三种检查所检出的Hp真阳性率相加去提高检出率——即互补检查法。二是鉴于胃粘膜中Hp感染的灶分布特点,建议在做快速尿素酶法检查时每例病人在胃窦不同部位最少取两块活组织,可能有望提高其阳性检出率,三是请生产快速尿素酶检查试剂盒的厂家进一步在如何提高药盒的敏感染度上下功夫进行改进,也有可能提高Hp感染阳性检出率,如能在消除假阳性上做一改进则更好;以上是通过本组研究后的想法,是否恰当,需进一步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燥《校注医醇剩义》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自我调养巧治病》
- 胃粘液屏障《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俞《针灸学》
- 胃胀《中医词典》
- 胃俞《中医词典》
- 胃蒸《中医词典》
- 胃俞《针灸大成》
- 胃之大络《中医名词词典》
- 胃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 胃之大络《中医词典》
- 胃痈门主方《疡医大全》
- 胃之关《中医词典》
- 胃痈《外科大成》
-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医学启源》
- 胃痈《外科心法要诀》
-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儒门事亲》
- 胃痈《古今医案按》
- 胃之五窍《中医词典》
- 胃痈《医宗金鉴》
- 胃中虫痛《校注医醇剩义》
- 胃痈《中医词典》
- 胃中寒冷证四 阳明五十五《伤寒悬解》
- 胃阴虚(胃阴不足)《中医名词词典》
- 胃中虚冷证三 阳明五十四《伤寒悬解》
- 胃阴虚《中医词典》
- 胃中有热候《诸病源候论》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学进展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新的胃病致病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 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1.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1 概论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彝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南京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河北省井陉县山区居民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内蒙古哲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临夏回汉儿童胃炎及癌前病变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调查
- 武汉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新疆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 新疆喀什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黑龙江垦区1776例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 西藏高原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 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
- 宁夏吴忠地区423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银川地区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1总论及基础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
-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及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十二指肠溃疡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消化性溃疡胃液sIg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病理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胃病的相关性
-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816例小儿胃炎临床分析
- 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34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5.8 其它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1概论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进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新进展
- 1.2基础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 胃液尿素氮测定诊断幽门杆菌感染
-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与尿素酶抗原ELISA血清学检测的应用
- 1.3临床实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 尿[SB]15[/SB]N排出试验监测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 胃十二指肠疾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检测的临床应用
- 胃切除标本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样细菌观察
-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01例的治疗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美蓝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
- 美蓝染色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病理检查120例分析
- 内镜活检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后由杆状变为球形2例
-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70例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
-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 经内镜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
-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619例分析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
- 胃镜受检者885例幽门螺杆菌检出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
- 胶态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远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
- 消化性溃疡近代治疗的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新进展
- 中草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复方中药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 扶正祛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 溃疡清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
- 胃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清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67例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腹疾病简介
- 灭幽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0例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
- 三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8例
- 扶正祛邪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
- 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
-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
-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1240例护理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 雷尼替丁加头孢氨苄联合应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丽珠得乐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 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思密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
-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5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
- 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50例
-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8例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
- 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 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
- 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
-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7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
- 甲硝唑治疗慢性胃炎30例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3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三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35例
-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
- 胃镜下局部清创冲洗并药物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201例
- 小剂量甲硝唑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24例
- 胶态铋治疗难愈性十二指肠溃疡23例
-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
-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 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对胃液EGF的影响
-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96例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58例
- 三联疗法2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
-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
-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15例
- 胶态铋加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
- 2.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