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ApoAⅠ基因的多态性
ApoAⅠ为HDL的主要结构蛋白。ApoAI基因突变可导致异常的ApoAⅠ蛋白质的合成。有些异常的ApoAⅠ影响HDL的代谢。已报道的阻碍ApoAⅠ合成的基因突变有重排、缺失、无义突变等方式。这些突变的纯合子患者表现出极低HDL胆固醇水平和早发冠心病。目前已发现至少有20种不同的ApoAI结构基因的点突变导致氨基酸转换(见表4-7)。其中两种突变(精氨酸173→半胱氨酸和脯氨酸165→精氨酸)与低HDL胆固醇水平相关,但并不引致早发冠心病。
Talmud等人发现ApoAⅠ基因启动子区域内距转录起始部位第75个碱基(-75bp)A置换G的突变与高ApoAI及HDL水平相关。这种突变后的等位基因称为A等位基因,而含G的称为G等位基因。Saha等报道A等位基因在新加坡华人中出现的频率(0.27)高于高加索人(0.12)。Wang等人发现,ApoAⅠ基因第1内含子5'末端,第83碱基C转换成T或第84碱基G转换成A,致使MspI酶切点丧失,这种突变与高HDL胆固醇相关,比上述的-75碱基A置换G突变与高HDL胆固醇的相关还强。
表4-7 人体ApoAI基因点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氨基酸改变1 | 密码子2 | 核苷酸点突变 |
Pro3→Arg | CCC | C→G |
Pro3→His | CCC | C→A |
Pro4→Arg | CCC | C→G |
Arg10→Leu | CGA | G→T |
Gly26→Arg | CGGC | G→C |
Asp89→Glu | GATC | T→G,T→A |
Asp103→Asn | CGAC | G→A |
Lys107→0 | ||
Lys107→Met | AAG | A→T |
Glu136→Lys | CGAG | G→A |
Glu139→Gly | GAG | A→G |
Pro143→Arg | CCA | C→G |
Glu147→Val | GAG | A→T |
Ala158→Glu | GCG | C→G |
Pro165→Arg | CCC | C→G |
Glu169→Gln | CGAG | G→C |
Arg173→Cys | GCGC | C→T |
Arg177→His | CGC | G→A |
Glu198→Lys | CGAG | G→A |
Asp213→Gly | GAC | A→G |
1:氨基酸代号可参见表4-5脚注;第1排氨基酸右上角的数值表示其在ApoAⅠ一级结构上的位置;2:加底线的核苷酸为点突变部位。(源自:Eckardstein et al.J.Biol Chem.265:8612,1990)

- ApoAⅠ基因的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ApoAⅠ、AⅡ、AⅣ、CⅠ、CⅡ、CⅢ及E的基因结构的类同性《动脉粥样硬化》
- ApoAⅠ异常症《动脉粥样硬化》
- ApoAⅠ《动脉粥样硬化》
- ApoAⅡ《动脉粥样硬化》
- Apo(a)基因的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ApoAⅣ《动脉粥样硬化》
- Apo(a)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动脉粥样硬化》
- ApoB100《动脉粥样硬化》
- Apo(a)表型检测的方法学《动脉粥样硬化》
- ApoB48《动脉粥样硬化》
- Apert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ApoB基因的遗传变异与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Alzheimer病《病理学》
- ApoB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 ALS或CPR已获初步效果时的用药《急诊医学》
- ApoB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举例《动脉粥样硬化》
- AIDS的治疗《医学免疫学》
- ApoB异常症《动脉粥样硬化》
- AIDS的预防《医学免疫学》
- ApoCⅡ异常症(遗传变异)《动脉粥样硬化》
- Adi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ApoE表型检测的方法学《动脉粥样硬化》
- 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药理学》
- ApoE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动脉粥样硬化》
-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ApoE的蛋白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 ABO血型系统《生理学》
- ApoE的生理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 ABO血型系统《临床基础检验学》
- ApoE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