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p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Hp与胃癌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认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亦是胃癌病因学中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欧洲胃肠病专家研究组对13国17地区人群随机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有选择性地反映全球胃癌的发生率。通过检测HpIgG阳性血清和累积率,统计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回归系数为2.68(P=0.001)和1.79(P=0.002)。结论是:Hp感染人群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是无Hp感染人群的6倍。国内对Hp感染血清回顾性调查,发现Hp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阴性者的8倍。对胃癌高、低发区人群中Hp感染率的调查,证实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成正相关。张锦坤有PRC法检测胃癌21例,肠腺化生19例,不典型增生17例,浅表性胃炎4例和正常对照组29例胃粘膜中的Hp及C-Ha-ras癌基因突变,ras-P21表达和细胞内DNA含量的测定。发现病变组织Hp检出率为68.9%,其中胃癌57.1%,肠腺化生76.5%,不典型增生79.0%,浅表性胃炎50%,而正常对照组为27.6%(P<0.001)。癌基因突变组的Hp阳性率(71.4%)高于无突变组(68.5%);ras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在Hp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细胞内DNA含量及S期细胞Hp感染组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提示Hp可能有致癌基因突变作用。吴艳环等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48例胃癌患者和对照组148例的血清Hp抗体进行检测,得到了与上述不同的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Hp感染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胃癌组为71.62%,对照组为68.91%。感染率在60岁以上年龄段明显高于60岁以下年龄段。认为Hp感染与胃癌致病关系不象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之间那么密切。这说明目前的Hp感染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尚未统一,可能存在着区域差异。

Hp的传播途径。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比较公认的有以下几个途径;①粪—口传播。随着新技术在Hp研究中应用,使提出已久的粪—口传播理论得到了证实。应用敏感的PCR技术已经在胃Hp阳性患者牙斑和粪便中发现了HpDNA。杨海涛在瑞士选用敏感的PCR引物,在几乎所有的牙斑标本中都检到了Hp。最近也有人从Hp感染者粪便中培养出了Hp,支持了Hp的粪—口传播理论。来自上海的市民和郊区农民Hp感染情况的调查表明,农村Hp感染明显高于城市。也说明了Hp粪—口传播的可能性。②人—人传播。梁冠峰等用ELISA技术检测血中Hp抗体的方法,发现父母Hp抗体阳性的22个家庭102名成员中Hp抗体阳性率达76.5%,而父母阴性的24个家庭113名成员中Hp抗体阳性率仅为9.7%,两者相差非常显著,且前一组的抗体水平也显著高于后一组。从而表明了Hp感染存在家庭内聚集现象,提示了人—人传播的可能性。③口—口传播,国内学者用巢式PCR在唾液中和牙斑中检出Hp。加拿大,美国、英国的学者亦分别从人的牙斑,唾液和粪便中培养出了Hp。证明了口—口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共用碗、筷、水杯和接吻等都会导致Hp感染。④经水源传播。美国Westblom从秘鲁利马采集污水样本40份,应用PRC技术发现了3份水样Hp。Hp在污水中的存在,提示了Hp有可能经水源传播。总之,Hp感染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具有多途径传播的特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1. Hp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 Hp消化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 Hp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4. Hp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5. HRP标记凝集素及凝集素抗体的制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6. 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7. HT《经络全书》
  8. Hp感染与胃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HT 菜《饮食须知》
  10. Hp感染与儿童消化性溃疡《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1. HT 米《饮食须知》
  12. Hp感染与儿童胃炎《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3. HT 鱼《医学入门》
  14. Hp的生化特性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HT 鱼《医学入门》
  16. Hp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HT病头《慈幼便览》
  18. HPV的基因结构《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9. HT脖子猴HT《松峰说疫》
  20. Horto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1. HT疮《丹溪治法心要》
  22. Horner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3. HT裂疮口《外科启玄》
  24. Hoffman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HT逆《医学正传》
  26. HMGCoA还原酶《动脉粥样硬化》
  27. HT皮疮《医门补要》
  28. HMGCoA还原酶《临床生物化学》
  29. HT沙《痘疹心法要诀》
  30. HLA与器官、骨髓移植《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1. HT痧秘方《华佗神方》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