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近来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作者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Hp的分布进行了观察,为评价Hp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375例病人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慢性胃炎247例(男:女=1.5:1,年龄16岁~70岁,平均39.1岁),消化性溃疡128例(男:女=4.6:1,年龄14岁~67岁,平均39.2岁)。在胃镜检查前,病人均未用过抗生素、铋制剂等影响Hp检查的药物。
1.2 方法
①胃镜检查:胃镜和活检钳均用2%戊二醛浸泡15min消毒,使用前用浅水冲冼。除吻合口溃疡外,全部病倒均在胃窦部距幽门口5cm范围内取活检标本。部分病例还在十二指肠球部取活检标本,球溃疡病例在溃疡周边取,球炎病例在炎症明显处取,而球正常者在球前壁取。吻合口溃疡在溃疡周边组织。为防止不同部位的Hp相互感染,每取完一个部位,均更换活检钳。②微生物学检查:以无菌手续用活检钳取活检标本3块:一块放在血琼脂平皿(改良Skirrow配方,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B2500IU/L,TMP5mg/L)上涂抹做Hp培养。一块放在玻片上制成涂片,加热固定,革兰染色,镜检Hp并计数分级。一块放入尿素酶鉴定培养基中,观察颜色反应,如变红,则可能Hp阳性。培养皿放在10%CO2、5%O2和85%N2条件下,37°C培养3d~7d,观察菌落、细菌形态,并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Hp阳性的依据为Hp培养阳性或组织标本尿素酶阳性,加上涂片发现典型的弯曲样细菌。为比较Hp在不同病种、不同部位的寄生密度,将Hp在涂片中的数量分成7个等级。Ⅰ级:全片Hp数量<100个;Ⅱ级:全片Hp数>个,每视野Hp数量<100个;Ⅲ级:100≤每视野Hp数<200;Ⅳ级:200≤每视野Hp数<300;Ⅴ级:300≤每视野Hp数<400;Ⅵ级:400≤每视野Hp数<500;Ⅶ级:每视野Hp数量>500。每例整张涂片取Hp数量最多的5个视野平均数,为其每视野Hp数。③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标本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
2 结果
Hp在显微镜下为弯曲“S”形或“海鸥”形的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直径0.2μm~0.6μm。Ta YA1.6~4.4。培养3d~4d的菌落为0.3mm~1mm、半透明、灰色、湿润、稍隆起的圆形菌落。生化鉴定:尿素酶阳性,氧化酶阳性,双糖铁培养基上不发酵、不产H2S,醋酸铅试纸法H2S(+)对1%甘氨酸部分耐受,不还原硝酸盐,不水解马尿酸。对痢特灵、庆大霉素、灭滴灵敏感,对先锋V部分敏感。在375例患者中275例Hp阳性,阳性率为73.33%。消化性溃疡组的Hp检出率为96.9%(124/128),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为97.4%,二者均比慢性胃炎组Hp检出率(61.1%,151/247)显著增高(P<0.01,P<0.01,表1)。慢性胃炎病例,151例男性中97例Hp阳性(64.2%)96例女性中54例Hp阳性(56.3%),二者差别(p>0.05)。
胃窦部Hp阳性时十二指肠球部的Hp检出率胃炎组为51.4%(19/37),十二指肠溃疡组为88.6%(31/35),二者差异显著(P<0.01)。胃炎组以在球部有胃镜下明显炎症者Hp感染率为高(表2)。十二指肠球部Hp阳性时,其胃窦部Hp也阳性,反之则不尽然。
表1 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分布
诊断 | 病例数 | Hp阳性 | |
例数 | % | ||
胃溃疡 | 6 | 6 | 100.0 |
十二指肠溃疡 | 115 | 112 | 97.4 |
复合溃疡 | 6 | 5 | 83.3 |
吻合口溃疡 | 1 | 1 | 100.0 |
萎缩胃炎 | 224 | 143 | 63.8 |
浅表胃炎 | 19 | 5 | 26.3 |
糜烂胃炎 | 4 | 3 | 75.0 |
合计 | 375 | 275 | 73.3 |
表2胃窦部Hp阳性时十二指肠球部Hp检出率
诊断 | 胃窦部Hp(+)病例数 | 球部Hp(+) | |
例数 | % | ||
无球炎 | 29 | 14 | 48.3 |
胃炎 | |||
球炎 | 8 | 5 | 62.5 |
十二指肠溃疡 | 35 | 31 | 88.5b |
bP<0.01,vs胃炎
胃炎病例中, Hp感染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高(P<0.05,表3)。
表3 Hp在不同年龄组胃炎病人中的分布
年龄(岁) | 病例数 | Hp阳性 | |
例数 | % | ||
20~ | 128 | 70 | 54.7 |
40~ | 105 | 68 | 64.8 |
60~80 | 13 | 12 | 92.3 |
合计 | 246 | 150 | 61.0 |
aP<0.05。
Hp寄生数量,在胃窦部球溃疡组高于胃炎组(P<0.01),在十二指肠球部二组差别不显著(P>0.05)。而二组都显示出胃窦部Hp数量比十二指肠球部高(P<0.01,表4)。
3 讨论
本文在375例患者中,检出Hp为73.3%,其中慢性胃炎Hp阳性率为61.13%,Hp的检出与性别无关,与文献报道相符。有报道在无消化道症状人群和非溃汤性消化不良人群中,Hp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本文发现在胃镜和病理证实的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在慢性胃炎中,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Hp相关性胃炎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表4 Hp在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分布
病例数 | Hp数量分级 | P值 |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Ⅶ | ||||
胃炎 | 28 | 4 | 8 | 7 | 2 | 2 | 2 | 3 | ||
胃窦部 | 胃溃疡 | 30 | 1 | 4 | 6 | 4 | 3 | 4 | 8 | <0.01 |
胃炎 | 19 | 18 | 1 | |||||||
球部 | 球溃疡 | 26 | 19 | 2 | 1 | 2 | 1 | 1 | >0.05 | |
胃窦部 | 10 | 1 | 2 | 4 | 1 | 1 | 1 | |||
胃炎 | 球部 | 10 | 9 | 1 | <0.01 | |||||
胃窦部 | 10 | 2 | 3 | 1 | 2 | 2 | ||||
球溃疡 | 球部 | 10 | 8 | 1 | 1 | <0.01 |
128例消化性溃疡中,Hp检出率为96.9%,较慢性胃炎组明显增高,并且溃疡病例(吻合口溃疡除外)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Hp仅寄生在胃化生的十二指肠粘膜,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球部胃化生率比球炎高。本文也观察到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其球部的Hp感染率比非溃疡病例高。在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中,胃窦部Hp感染率比球部高,在球部Hp阳性的病例,其胃窦部Hp也阳性,反之则不尽然。提示Hp感染最初是在胃窦部,以后扩展到十二指肠球部。Hp的寄生密度,在胃窦部球溃疡组大于慢性胃炎组,在十二指肠球部二组无显著差别,二组又全显示在胃窦部的Hp数量比十二指肠球部高。提示单独Hp感染所产生的损伤尚不足以造成溃疡的发生,还应有其它因素存在。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前区糜烂性病变《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人体内存在的特点《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前区糜烂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的特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患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明《中医词典》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痈《中医词典》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痈《医宗金鉴》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痈《外科心法要诀》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尤乘《中医词典》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尤氏喉症秘方《尤氏喉症指南》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尤氏治小便不利《医学实在易》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学进展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新的胃病致病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 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1.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1 概论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彝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南京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河北省井陉县山区居民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内蒙古哲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临夏回汉儿童胃炎及癌前病变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调查
- 武汉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新疆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 新疆喀什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黑龙江垦区1776例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 西藏高原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 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
- 宁夏吴忠地区423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银川地区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1总论及基础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
-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及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十二指肠溃疡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消化性溃疡胃液sIg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病理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胃病的相关性
-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816例小儿胃炎临床分析
- 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34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5.8 其它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1概论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进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新进展
- 1.2基础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 胃液尿素氮测定诊断幽门杆菌感染
-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与尿素酶抗原ELISA血清学检测的应用
- 1.3临床实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 尿[SB]15[/SB]N排出试验监测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 胃十二指肠疾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检测的临床应用
- 胃切除标本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样细菌观察
-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01例的治疗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美蓝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
- 美蓝染色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病理检查120例分析
- 内镜活检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后由杆状变为球形2例
-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70例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
-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 经内镜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
-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619例分析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
- 胃镜受检者885例幽门螺杆菌检出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
- 胶态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远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
- 消化性溃疡近代治疗的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新进展
- 中草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复方中药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 扶正祛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 溃疡清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
- 胃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清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67例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腹疾病简介
- 灭幽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0例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
- 三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8例
- 扶正祛邪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
- 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
-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
-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1240例护理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 雷尼替丁加头孢氨苄联合应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丽珠得乐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 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思密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
-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5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
- 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50例
-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8例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
- 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 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
- 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
-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7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
- 甲硝唑治疗慢性胃炎30例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3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三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35例
-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
- 胃镜下局部清创冲洗并药物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201例
- 小剂量甲硝唑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24例
- 胶态铋治疗难愈性十二指肠溃疡23例
-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
-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 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对胃液EGF的影响
-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96例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58例
- 三联疗法2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
-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
-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15例
- 胶态铋加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
- 2.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