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近来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作者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Hp的分布进行了观察,为评价Hp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375例病人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慢性胃炎247例(男:女=1.5:1,年龄16岁~70岁,平均39.1岁),消化性溃疡128例(男:女=4.6:1,年龄14岁~67岁,平均39.2岁)。在胃镜检查前,病人均未用过抗生素、铋制剂等影响Hp检查的药物。

1.2 方法

①胃镜检查:胃镜和活检钳均用2%戊二醛浸泡15min消毒,使用前用浅水冲冼。除吻合口溃疡外,全部病倒均在胃窦部距幽门口5cm范围内取活检标本。部分病例还在十二指肠球部取活检标本,球溃疡病例在溃疡周边取,球炎病例在炎症明显处取,而球正常者在球前壁取。吻合口溃疡在溃疡周边组织。为防止不同部位的Hp相互感染,每取完一个部位,均更换活检钳。②微生物学检查:以无菌手续用活检钳取活检标本3块:一块放在血琼脂平皿(改良Skirrow配方,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B2500IU/L,TMP5mg/L)上涂抹做Hp培养。一块放在玻片上制成涂片,加热固定,革兰染色,镜检Hp并计数分级。一块放入尿素酶鉴定培养基中,观察颜色反应,如变红,则可能Hp阳性。培养皿放在10%CO2、5%O2和85%N2条件下,37°C培养3d~7d,观察菌落、细菌形态,并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Hp阳性的依据为Hp培养阳性或组织标本尿素酶阳性,加上涂片发现典型的弯曲样细菌。为比较Hp在不同病种、不同部位的寄生密度,将Hp在涂片中的数量分成7个等级。Ⅰ级:全片Hp数量<100个;Ⅱ级:全片Hp数>个,每视野Hp数量<100个;Ⅲ级:100≤每视野Hp数<200;Ⅳ级:200≤每视野Hp数<300;Ⅴ级:300≤每视野Hp数<400;Ⅵ级:400≤每视野Hp数<500;Ⅶ级:每视野Hp数量>500。每例整张涂片取Hp数量最多的5个视野平均数,为其每视野Hp数。③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标本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

2 结果

Hp在显微镜下为弯曲“S”形或“海鸥”形的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直径0.2μm~0.6μm。Ta YA1.6~4.4。培养3d~4d的菌落为0.3mm~1mm、半透明、灰色、湿润、稍隆起的圆形菌落。生化鉴定:尿素酶阳性,氧化酶阳性,双糖铁培养基上不发酵、不产H2S,醋酸铅试纸法H2S(+)对1%甘氨酸部分耐受,不还原硝酸盐,不水解马尿酸。对痢特灵、庆大霉素、灭滴灵敏感,对先锋V部分敏感。在375例患者中275例Hp阳性,阳性率为73.33%。消化性溃疡组的Hp检出率为96.9%(124/128),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为97.4%,二者均比慢性胃炎组Hp检出率(61.1%,151/247)显著增高(P<0.01,P<0.01,表1)。慢性胃炎病例,151例男性中97例Hp阳性(64.2%)96例女性中54例Hp阳性(56.3%),二者差别(p>0.05)。

胃窦部Hp阳性时十二指肠球部的Hp检出率胃炎组为51.4%(19/37),十二指肠溃疡组为88.6%(31/35),二者差异显著(P<0.01)。胃炎组以在球部有胃镜下明显炎症者Hp感染率为高(表2)。十二指肠球部Hp阳性时,其胃窦部Hp也阳性,反之则不尽然。

表1 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分布

诊断病例数Hp阳性
例数%
胃溃疡66100.0
十二指肠溃疡11511297.4
复合溃疡6583.3
吻合口溃疡11100.0
萎缩胃炎22414363.8
浅表胃炎19526.3
糜烂胃炎4375.0
合计37527573.3

表2胃窦部Hp阳性时十二指肠球部Hp检出率

诊断胃窦部Hp(+)病例数球部Hp(+)
例数%
无球炎291448.3
胃炎   
球炎8562.5
十二指肠溃疡353188.5b

bP<0.01,vs胃炎

胃炎病例中, Hp感染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高(P<0.05,表3)。

表3 Hp在不同年龄组胃炎病人中的分布

年龄(岁)病例数Hp阳性
例数%
20~1287054.7
40~1056864.8
60~80131292.3
合计24615061.0

aP<0.05。

Hp寄生数量,在胃窦部球溃疡组高于胃炎组(P<0.01),在十二指肠球部二组差别不显著(P>0.05)。而二组都显示出胃窦部Hp数量比十二指肠球部高(P<0.01,表4)。

3 讨论

本文在375例患者中,检出Hp为73.3%,其中慢性胃炎Hp阳性率为61.13%,Hp的检出与性别无关,与文献报道相符。有报道在无消化道症状人群和非溃汤性消化不良人群中,Hp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本文发现在胃镜和病理证实的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在慢性胃炎中,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Hp相关性胃炎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表4 Hp在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分布

  病例数Hp数量分级P值
 
 胃炎284872223 
胃窦部胃溃疡301464348<0.01
 胃炎1918    1  
球部球溃疡261921211 >0.05
 胃窦部101241 11 
胃炎球部109    1 <0.01
 胃窦部10 231 22 
球溃疡球部108 1 1  <0.01

128例消化性溃疡中,Hp检出率为96.9%,较慢性胃炎组明显增高,并且溃疡病例(吻合口溃疡除外)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Hp仅寄生在胃化生的十二指肠粘膜,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球部胃化生率比球炎高。本文也观察到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其球部的Hp感染率比非溃疡病例高。在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中,胃窦部Hp感染率比球部高,在球部Hp阳性的病例,其胃窦部Hp也阳性,反之则不尽然。提示Hp感染最初是在胃窦部,以后扩展到十二指肠球部。Hp的寄生密度,在胃窦部球溃疡组大于慢性胃炎组,在十二指肠球部二组无显著差别,二组又全显示在胃窦部的Hp数量比十二指肠球部高。提示单独Hp感染所产生的损伤尚不足以造成溃疡的发生,还应有其它因素存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书籍目录
  1.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前区糜烂性病变《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 幽门螺杆菌在人体内存在的特点《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4. 幽门螺杆菌与幽门前区糜烂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5.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7. 幽门螺杆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的特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8.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0.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1.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2.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3.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4.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6.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患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幽明《中医词典》
  18.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9. 幽痈《中医词典》
  20.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1. 幽痈《医宗金鉴》
  22.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3. 幽痈《外科心法要诀》
  24.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幽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26.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7. 尤乘《中医词典》
  28.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9. 尤氏喉症秘方《尤氏喉症指南》
  30.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1. 尤氏治小便不利《医学实在易》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