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ir,Hp)是慢性B型胃炎的主要原因,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国人无症状或健康人群Hp总感染率在33.9%~49.6%;在慢性胃炎Hp检出率为50%~80%,胃溃疡为70%~80%,十二指肠溃疡为80%~100%。但Hp感染缺乏临床表现的特征,因而目前仍主要靠实验室诊断。以前国内外诊断Hp的方法无外三大类,一是直接从胃粘膜中检测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和切片染色;二是尿素酶试验或呼吸试验诊断Hp;三是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近年来通过多项研究和方法改进,可克服某些不足之处,下面将国内Hp感染的诊断方法研究近况作一简述。
1 通过胃镜
1.1 病灶冲洗法下接涂片
组织涂片革兰染色法检测Hp感染简便、快速、敏感性可达80%以上,但也有低于50%的检出率,除与检验医师经验有关,还与取材部位和Hp数量有关。新近何松等对52例慢性胃炎患者在切取胃窦部病变区组织活检的同时,内镜下用生理盐水对病灶冲洗,将总洗液离心后制成涂片比较。结果发现涂片Hp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片方法(53.9%比38.5%),认为冲洗法覆盖面大,可广泛、反复冲洗,取材较活检更全面,可提高Hp检出率。
1.2 胃镜下直接显色法
Hp菌体内含丰富尿素酶能分解尿素,改变pH值。根据这一原理,李增灿等用粉红色素喷洒胃粘膜方法对100例慢性胃炎研究结果显示,粉红色素喷洒法着色率68%;传统切片法HP阳性率为60%;胃溃疡25例着色法阳性率80%,切片法72%;十二指肠溃疡50例,着色法阳性率90%,切片法为80%,表明切片法存在假阴性,而胃镜下直接显色法可提高Hp的检出率。
1.3 尿素酶活性测定Hp
目前诊断Hp常采用的细菌培养,组织染色及尿素酶试验等方法均需内镜取材,且方繁琐,费时,并且结果受Hp斑片状分布的影响。崔东来等根据Hp产生大量尿素酶的原理,采用尿素酶活性诊断Hp,Hp感染者尿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无Hp感染者,以尿素酶活性0.31作为截断值,其诊断H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4%和93%,而且认为尿素酶活性诊断Hp快速、简便,不受血尿素氮影响等优点,也比测定胃液尿素氮方法优越。
2 血清学
2.1 ELISA法
通过血清中Hp抗体测定Hp感染的方法比较多,有ELISA法、补体结合试验、单克隆抗体测定法、免疫印迹试验、被动血凝试验和细菌凝集试验等,尤其是ELISA法应用最广。Hp感染后很快会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体免疫,血清中出现IgG,IgA,IgM抗体,国内外多采用ELISA法检测HpIgG抗体。
2.1.1 HpIgG测定
在广州地区一项流行病学调查Hp感染率研究中,经1848例人群Hp感染分析,并经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培养比较,认为测定HpIgG抗体诊断Hp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1%。刘勤俭等对235例人群及20多个家庭Hp感染调查时,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4%和85%。新近童明庆等介绍了一种斑点—ELISA技术,经对18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9例儿童和22例正常成人行HpIgG抗体测定,患者组抗体检出率72.2%,与快速尿素酶法相比,符合率为83.3%,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66.7%。认为本法克服了快速尿素酶法需胃镜取材的缺点,因而较适合临床Hp感染的初筛检查和流行病学研究。
2.1.2 HpIgA测定
最近王正祥等经用间接ELISA法检查血清HpIgG抗体和IgA抗体比较,结果在胃炎抗HpIgG阳性率达82.3%(93/113);Hp现感染率74.3%(84/113);在抗HpIgG阳性标本中有11.8%(11/93)经Hp培养和(或)涂片阳性,而在抗HpIgA阳性标本中仅2.6%(2/78)经Hp培养和(或)涂片阴性,因而认为抗HpIgA升高比抗HpIgG升高更能反映机体正被Hp感染.可作为Hp现感染的诊断指标,而抗HpIgG可作为胃炎患者初筛及Hp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
2.1.3 尿素酶检测
在行ELISA试验时最重要的是抗原的选择,以前使用的一些抗原制备是应用全菌或全菌超声粉碎物作抗原,这种抗原制备含有多种菌体及鞭毛蛋白,其中有些物质或不具备抗原性、或为其它菌种所共有,如Hp与空肠弯曲菌有血清交叉反应等因素。因而试验的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酸提取法虽较纯净,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有研究人员,采用柱层析法纯化了Hp的尿素酶,并用该尿素酶作ELISA测定包被抗原,对120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血清进行检测,平均光密度值在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如以0.3光密度值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1%。因而认为用尿素酶作为抗原应用于ELISA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1.4 单克隆抗体测定法
有研究人员介绍了HpmAbs(单克隆抗体)免疫过氧化物酶染以法诊断Hp感染,用ELISA法将HpmAbs与已知细菌反应,结果HpA值明显高于其它细菌,因而认为HpmAbs为Hp分离纯化后的鉴定提供了手段。
2.2 聚合酶链反应法
诊断Hp感染的方法很多,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是不能达到足够的敏感性,尤其是不能准确判断治疗后Hp是否被彻底清除。王蔚虹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探讨其在Hp诊断和评价治疗后根治效果中的意义,结果PCR方法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中的Hp,简便、快速、具有高度敏感性,可检出最小HpDNA量为0.1pg,特异性达100%,对其它细菌及无Hp感染人胃粘膜呈阴性反应。PCR用于Hp感染诊断与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及银染色法比较,更敏感,而且PCR可检出常规方法不能检出的Hp。杨海涛等将巢式PCR在牙斑中检出Hp,其特异性达100%,敏感性达到可检测0.1fg细菌DNA的水平。
由于不同实验方法可得出不同结论,因而需要正确加以评价。如牙斑中存在Hp是否为主要传染源意见尚不一致。1991年Desai等用尿素酶试验对43例消化不良患者的牙斑中、胃窦及胃粘膜标本标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67%和70%,认为牙斑中Hp是主要传染源。宋群生等用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和电镜观察,也发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患者牙斑中可有大量Hp存在,其形态学、生化特性和免疫特性均与胃粘膜Hp相似。从牙斑的直接快速尿互酶试验和抗Hp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结果看,胃粘膜上有Hp,牙斑中也有Hp ;胃粘膜上未发现Hp者,牙斑中也有Hp寄生,且牙斑中的Hp数量、密度均高于胃粘膜。但相反意见认为,Hp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使pH升高,当pH高于6.8时,酚红由黄色变红色,而单纯口腔内的pH值足以使尿素酶试验呈阳性结果并不能肯定是Hp感染。根据对21例患者用N-PCR法测定胃粘膜Hp 阳性者,8例牙斑中也检出Hp,而胃粘膜阴性者,牙斑Hp均阴性,提示牙斑中仅有少量Hp存在。
3 核素标记呼气试验
Hp具有较强的内源性尿素酶,能分解胃内及核素标记的尿素,产生CO2和NH3,CO2被吸收后经肺呼出,因此只需分析呼气中的14C或13C即可诊断Hp的存在。国内也采用13C-尿素为示踪剂诊断Hp感染,认为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但受技术条件和价格所限,不适合国内,尤其基层医院开展。
综上的述,Hp感染的诊断方法比较多,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酶活性试验、直接显色法、涂片革兰染色法、组织切片染色等简便、易行;血清学检查尤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而PCR主法对判断治疗后Hp的根除情况更为准确,不同研究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似乎更妥善。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残胃炎152例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SDSP-AGE及免疫印渍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癌变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学进展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新的胃病致病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 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1.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1 概论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彝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南京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河北省井陉县山区居民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内蒙古哲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临夏回汉儿童胃炎及癌前病变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调查
- 武汉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新疆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 新疆喀什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黑龙江垦区1776例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 西藏高原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 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
- 宁夏吴忠地区423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银川地区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1总论及基础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
-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及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十二指肠溃疡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消化性溃疡胃液sIg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病理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胃病的相关性
-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816例小儿胃炎临床分析
- 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34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5.8 其它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1概论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进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新进展
- 1.2基础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 胃液尿素氮测定诊断幽门杆菌感染
-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与尿素酶抗原ELISA血清学检测的应用
- 1.3临床实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 尿[SB]15[/SB]N排出试验监测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 胃十二指肠疾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检测的临床应用
- 胃切除标本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样细菌观察
-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01例的治疗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美蓝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
- 美蓝染色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病理检查120例分析
- 内镜活检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后由杆状变为球形2例
-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70例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
-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 经内镜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
-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619例分析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
- 胃镜受检者885例幽门螺杆菌检出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
- 胶态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远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
- 消化性溃疡近代治疗的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新进展
- 中草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复方中药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 扶正祛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 溃疡清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
- 胃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清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67例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腹疾病简介
- 灭幽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0例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
- 三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8例
- 扶正祛邪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
- 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
-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
-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1240例护理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 雷尼替丁加头孢氨苄联合应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丽珠得乐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 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思密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
-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5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
- 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50例
-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8例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
- 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 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
- 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
-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7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
- 甲硝唑治疗慢性胃炎30例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3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三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35例
-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
- 胃镜下局部清创冲洗并药物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201例
- 小剂量甲硝唑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24例
- 胶态铋治疗难愈性十二指肠溃疡23例
-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
-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 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对胃液EGF的影响
-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96例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58例
- 三联疗法2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
-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
-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15例
- 胶态铋加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
- 2.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