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清除Hp的治疗可改善组织学炎症变化。虽然体外试验Hp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但临床上仅少数有效。第三代喹诺酮类药诺氟沙星(norfloxacin)治疗Hp感染相关的胃炎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诺沙星单独应用和与胶态次枸橼酸铋(CBS)联合应用对Hp阳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并评定血清H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在疗效判定和随访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经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或)Hp培养确定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212例。其中男131例,女81例。年龄42岁±10岁。病程4.3a±0.8a主要症状为上腹痛、上腹胀、嗳气、恶心或呕吐等。除外消化性溃疡、息肉及肿瘤等。并排除上消化道手术史、肠道易激综合征、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检查前1月内已服抗菌药物、胶态次枸橼酸铋,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亦被剔除。
1.2 方法
①病理组织学查查:胃镜活检标本HE染色组织学诊断,Giemsa染色确认Hp。病理诊断标准参照Whitehead方法(1979)和全国胃癌防治研究协作组方案(1980)。炎症程度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判定为0,1,2,3级。②细菌培养:用10%小牛血清布氏肉汤培养基试管(每管3ml)送检。置入胃镜活检组织块2块。每例活检钳均经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酒精擦拭。Hp培养基用布氏琼脂培养基为基础,加入脱纤维羊血有联合抗生素,3d后观察结果,并作生化反应鉴定。③血清Hp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按照kesumen法改良)。抗原经超声处理。用波长为492nm测OD值。本组按被检血清稀释度≥300为阳性(ELISA单位,EU)。ELISA特异性经吸收试验鉴定,确定与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无交叉反应。
治疗方法 检出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A组,男48例,女24例,年龄43岁±10岁,服诺氟沙星0.2g,3次/d;B组,男47例,女23例,年龄40岁±7岁,服诺氟沙星0.2g和CBS0.11g,4次/d;C组,男46例,女24例,年龄39岁±9岁,服安慰剂对照。每周记录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分级:无症状0级,轻症1级,中度2级,重症3级。治疗结束后1个月胃镜及活检病理、Hp培养复查,6个月后再复查1次。停药后1,3,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Hp抗体1次。
统计学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计量资料)和X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Hp清除率
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Hp清除率分别为:A组69%(50/72);B组87%(61/70);C组7%(5/70)。A,B2组与C组比较显著高于C组(P<0.01)。A,B2组间差异亦显著(P<0.05)。停药6个月后,A,B两组分别保持85%(47/55)和95%(53/56)Hp阴转。2组原已阴转者10%(11/111)再现Hp。
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mo,6mo)炎症积分变化分别为:A组2.1±0.3,0.97±0.20,0.99±0.10;B组2.1±0.5,0.90±0.21,0.9±0.4;C组2.02±0.23,2.0±0.3;1.9±0.4。前2组自身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C组自身比较则无变化(P<0.05)。
2.3 症状缓解率
治疗结束后1mo,症状总缓解率3组分别为88%(63/72)、90%(63/70)、14%(10/70),A,B2组明显优于C组(P<0.01)。其中尤以腹胀缓解最明显。
表1 3组治疗前后血清Hp抗体滴度(AKx-±s,EU)
组别 | 治疗前 | 停药后1个月 | 停药后3个月 | 停药后6个月 | ||||
n | 抗体滴度 | n | 抗体滴度 | n | 抗体滴度 | n | 抗体滴度 | |
诺氟沙星 | 72 | 700±285 | 72 | 175±56b | 62 | 165±45b | 57 | 168±b |
诺氟沙星加胶态次 枸椽酸铋 | 70 | 694±282 | 70 | 167±48b | 61 | 162±53b | 58 | 166±49b |
安慰剂 | 70 | 694±286 | 70 | 649±282 | 61 | 68678 | 50 | 676±280 |
bP<0.01,经自身对照t检验法统计。
2.4 血清Hp抗体滴度
A,B两组治疗后Hp抗体滴下降明显(P<0.01),C组则无变化(P<0.05),见表1。ELISA法与Hp培养和(或)病理检查对照,敏感性92.4%,特异性89.2%。
2.5 药物敏感试验
诺氟沙星滤纸片药敏抑菌试验(以mm计)为38mm~40mm,同期对照多粘菌素为0,新霉素24mm,呋喃唑酮44mm~46mm,四环素28mm~30mm。诺氟沙星最小抑菌浓度(试管法)为6.25μg/L~31.25μg/L。其5min杀灭Hp浓度(平皿法)为250g/ml。
药品不良反应服用诺氟沙星的2组中头晕各1例,A组出现疹1例。3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对于Hp阳性的慢性胃炎,抗菌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与Hp感染密切相关。经诺氟沙星治疗或与CBS联合用药治疗结束1个月后,Hp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Hp的清除,病理组织学炎症减轻乃至修复。目前,国外推荐以CBS为基础再加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3药并用。虽抗菌效果好,但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而且霉菌性口腔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屡有发生。本研究根据诺氟沙星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强、体内不易失活、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经体外药敏试验对Hp高度敏感,临床用于慢性胃炎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疗程1个月显示Hp已清除的111例中,90%在6个月后仍保持Hp阴转,提示诺氟沙星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本组在用芭前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抗体、抗菌治疗后抗体滴度明显下降,与Hp清除、炎症程度减轻(活动性炎症消失)具有相关性。表明此法对药物疗效的判定、Hp的存在和再现的鉴定有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简便、无创,患者依从性好。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诺虫咬《幼幼新书》
- 诺卡放线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挪手腕法《中医词典》
- 懦《中医词典》
- 挪手腕法《中医词典》
- 懦《中医词典》
- 挪脚踝骨入臼手法《中医词典》
- 懦懦《中医词典》
- 挪脚踝骨入臼手法《中医词典》
- 懦懦《中医词典》
- 挪法《中医词典》
- 糯稻根《中药炮制》
- 挪法《中医词典》
- 糯稻根(糯稻草)《中药学》
- 疟状《医学纲目》
- 糯米《药笼小品》
- 疟主方《本草乘雅半偈》
- 糯米《食物疗法》
- 疟昼夜作《杂病心法要诀》
- 糯米《本草备要》
- 疟昼夜作《医宗金鉴》
- 糯米《本草易读》
- 疟症门诸方《校注医醇剩义》
- 糯米《饮食须知》
- 疟症论治《类证治裁》
- 糯米《冯氏锦囊秘录》
- 疟症《医学从众录》
- 糯米《医学入门》
- 疟症《评琴书屋医略》
- 糯米《本草从新》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学进展
- 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新的胃病致病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 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关系及致癌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1.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长期保存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1 概论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彝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南京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河北省井陉县山区居民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内蒙古哲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临夏回汉儿童胃炎及癌前病变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调查
- 武汉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新疆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 新疆喀什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黑龙江垦区1776例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 西藏高原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分布
- 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
- 宁夏吴忠地区423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银川地区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1总论及基础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
-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及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十二指肠溃疡血浆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消化性溃疡胃液sIgA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病理
- 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胃病的相关性
-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816例小儿胃炎临床分析
- 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34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5.8 其它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1概论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进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状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新进展
- 1.2基础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应用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
-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 胃液尿素氮测定诊断幽门杆菌感染
- 经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制备大鼠胃炎模型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与尿素酶抗原ELISA血清学检测的应用
- 1.3临床实验研究
- 胃粘膜检标本中弯曲菌样细菌的检出
- 尿[SB]15[/SB]N排出试验监测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 胃十二指肠疾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检测的临床应用
- 胃切除标本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样细菌观察
-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01例的治疗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美蓝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
- 美蓝染色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的应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幽门螺杆菌与病理检查120例分析
- 内镜活检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后由杆状变为球形2例
-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70例
- 幽门螺杆菌1min尿素酶试验与细菌染色检查对比
-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 儿童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分析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 经内镜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及胃液尿素氮测定68例分析
-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619例分析
-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7例临床分析
- 胃镜受检者885例幽门螺杆菌检出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845例检测结果分析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短程治疗
- 胶态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 幽门螺杆菌在诊治胃部疾病中的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远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肠溃疡的治疗
- 消化性溃疡近代治疗的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新进展
- 中草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复方中药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 扶正祛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 溃疡清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0例
- 胃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清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67例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腹疾病简介
- 灭幽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0例
- 槟榔四消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疾患57例
- 三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8例
- 扶正祛邪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
- 槟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
- 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
-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
-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1240例护理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
- 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 雷尼替丁加头孢氨苄联合应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丽珠得乐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 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思密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
-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5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
- 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50例
-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8例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
- 诺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42例抗体滴度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
- 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 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
- 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
-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70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
-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
- 甲硝唑治疗慢性胃炎30例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3例
-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
-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三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35例
-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
- 胃镜下局部清创冲洗并药物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201例
- 小剂量甲硝唑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 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24例
- 胶态铋治疗难愈性十二指肠溃疡23例
-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
- 短疗程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 二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对胃液EGF的影响
-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96例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58例
- 三联疗法2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
-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
-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15例
- 胶态铋加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
- 2.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