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样本大小的估计

《预防医学》书籍目录

定群研究样本大小的估计应根据:

1.暴露组的事件发生率(P1)的估计值;

2.非暴露组的事件发生率(P0)的估计值;

3.第一类错误概率α;

4.第二类错误概率β。

在该4个数值确定后,可用下式估计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需观察的人数。

公式中N为每一组所需调查人数。

Q1=1-P1,Q0=1-P0

P=(P0+P1)/2,Q=1-P

Kα与Kβ分别为α及β值的正态分布分位数,该数可从正态分布的分位数表中查出。

非暴露组的发病率P0可以根据人群一般发病水平来代替。而暴露组的发病率P1难以估计,若能够估计相对危险度(RR),则P1=RR×P0,RR可从预调查或文献资料中估计,也可用OR来代替,P1=OR×P0,OR可从病例对照研究中得来。

例 拟用定群研究方法研究孕妇暴露于某种药物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之间的联系。假定已知非暴露组的发病概率P0=0.08,估计RR=2,当α=0.05,β=0.10时,估计需要的样本含量。

Kα=1.960,Kβ=1.282

P0=0.008,RR=2,P1=2×0.008=0.016

P=(0.008+0.016) /2=0.012

Q=0.988,Q1=0.984,Q2=0.992

代入公式:

即每组需要样本含量为3892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预防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预防医学》书籍目录
  1.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2.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3. 样本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预防医学》
  4. 样本大小《预防医学》
  5. 样本均数的分布《医学统计学》
  6. 痒抓破《景岳全书》
  7.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预防医学》
  8. 痒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9.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医学统计学》
  10. 痒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1.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预防医学》
  12. 痒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13. 样本与总体《医学统计学》
  14. 痒塌《证治准绳·幼科》
  15. 样痘辨《冯氏锦囊秘录》
  16. 痒入骨髓《古今医统大全》
  17. 样痘辨《疡医大全》
  18. 痒疥疾《中医词典》
  19. 样品处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0. 痒极难忍《明目至宝》
  21. 样品的前处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2. 痒极难忍《银海精微》
  23. 样品预处理《临床生物化学》
  24. 痒风《外科证治全书》
  25. 恙虫病《传染病》
  26. 痒风《中医词典》
  27. 恙虫病立克次体《医学微生物学》
  28. 《痘疹心法要诀》
  29. 恙螨《人体寄生虫学》
  3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31. 烊化《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