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三节 恙虫病

《传染病》书籍目录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早在公元313年,我国晋代医学家葛洪曾描述如“人行经草丛、沙地、被一种红色微小沙虱叮咬,即发生红疹,三日后发热,叮咬局部溃疡结痂”,颇似现代恙虫病。但直到1948年才于广州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国外最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恙虫病《传染病》
  2. 样品预处理《临床生物化学》
  3. 恙虫病立克次体《医学微生物学》
  4. 样品的前处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5. 恙螨《人体寄生虫学》
  6. 样品处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7. 烊化《中医名词词典》
  8. 样痘辨《疡医大全》
  9. 烊化《中医词典》
  10. 样痘辨《冯氏锦囊秘录》
  11. 《中医词典》
  12. 样本与总体《医学统计学》
  13. 夭疽《丁甘仁医案》
  14.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预防医学》
  15. 夭疽、锐毒《中医名词词典》
  16.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医学统计学》
  17. 夭疽、锐毒《医宗金鉴》
  18.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预防医学》
  19. 夭疽锐毒《外科心法要诀》
  20. 样本均数的分布《医学统计学》
  21. 夭疽锐毒门主论《疡医大全》
  22. 样本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预防医学》
  23. 夭寿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4.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25. 妖媚《周慎斋遗书》
  26.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27. 《经络全书》
  28. 样本大小《预防医学》
  29. 《中医名词词典》
  30. 痒抓破《景岳全书》
  31. 《中医词典》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