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风
遍身搔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妄投风药,养血定风汤主之。外用地肤子、苍耳叶、浮萍煎汤暖浴。
养血定风汤
生地(五钱) 当归(三钱) 赤芍(二钱) 川芎(五分) 天冬(二钱) 麦冬(二钱) 僵蚕(二钱,生研) 鲜首乌(五、七钱) 丹皮(一钱五分或二钱)
上加桑枝二十寸,水煎温服无时。或为丸服亦可。

- 痒风《外科证治全书》
- 痒风《中医词典》
- 痒极难忍《银海精微》
- 痒《痘疹心法要诀》
- 痒极难忍《明目至宝》
- 痒《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痒疥疾《中医词典》
- 痒《医述》
- 痒入骨髓《古今医统大全》
- 痒《续名医类案》
- 痒塌《证治准绳·幼科》
- 痒《医宗金鉴》
- 痒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痒《医学纲目》
- 痒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痒《中医词典》
- 痒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氧中毒《病理生理学》
- 痒抓破《景岳全书》
- 氧与Hb的CO2运输的影响《生理学》
- 样本大小《预防医学》
- 氧气治疗《急诊医学》
-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 氧气吸入法《基础护理学》
- 样本大小的估计《预防医学》
- 氧疗《病理生理学》
- 样本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预防医学》
- 氧离曲线《生理学》
- 样本均数的分布《医学统计学》
- 氧化磷酸化中ATP生成的结构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预防医学》
《外科证治全书》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序(一)
- 自记
- 序(二)
- 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 凡例
- 卷一
- 痈疽证治统论
- 痈疽部位名记
- 胃气论
- 论肿
- 论溃
- 论敛
- 论痛
- 论痒
- 五善歌
- 七恶歌
- 饮食宜忌论
- 阳痈证治则例
- 阴疽证治则例
- 烂溃不敛治法
- 翻花起肛治法
- 患孔毒根治法
- 漏管治法
- 多骨治法
- 毒瓦斯攻心治法
- 破伤风治法
- 发痉治法
- 疮口误入毒水治法
- 疮中生蛆虫治法
- 头部证治(计十证)
-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
- 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
- 卷二
- 卷三
- 项部证治(计五证)
- 胸博证治(计四证)
- 乳部证治(计五证)
- 腋胁肋三部证治(计三证)
- 肩部证治
- 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
- 背部证治(计一证)
- 腰部证治(计三证)
- 腹部证治(计四证)
- 前阴证治(计二十二证)
- 后阴证治(计六证)
- 股部证治(计四证)
- 膝部证治(计四证)
- 胫部证治(计十一证)
-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 卷四
-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 疔疮
- 杨梅疮
- 杨梅结毒
- 小儿遗毒
- 疠风
- 石疽
- 流注
- 痼发
- 恶核
- 瘿瘤
- 疣
- 瘴疽
- 瘭疽(一名蛇瘴)
- 痘毒
- 火赤疮(附天泡疮。)
- 猫眼疮(一名寒疮。)
- 鱼脊疮
- 漆疮
- 冻疮
- 血风疮
- 癣
- 疥疮
- 疮
- 傲冬疮
- 疖
- 痱(俗名痱子)
- ??
- 葡萄疫
- 赤白游风
- 瘾疹
- 疡风
- 紫白癜风(俗名汗斑。)
- 白(一名风)
- 血箭(一名肌脉。)
- 血痣
- 五窍出血
- 血汗(一名脉溢。)
- 痛风
- 小儿胎风(一名胎赤。)
- 痒风
- 内景证治(计八证)
- 恶疮证治(计五证)
- 奇疾证治(计九证)
- 怪虫证治(计九证)
-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 卷五
- 通用法(计七法)
- 备用法(计六法)
- 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 备用要方(计九方)
- 附中毒类(计五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