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便药

《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一)便秘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避免滥用泻药。

2.对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便秘,主要在于解除梗阻,可禁食、胃肠减压,禁用口服泻药。对慢性不完全肠梗阻,用润滑泻药,使粪便软化,变稀,有利于通便。如是假性肠梗阻或肠蠕动减弱时,则应刺激肠蠕动,促进排空。

3.对于习惯性便秘,重点在于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降低引起便意的阈值,不可滥用泻药。

4.对易引起粪块嵌塞、排便困难者,应予泻药,软化大便。如已形成粪便嵌塞,则应予以开塞露、肥皂水灌肠,软化粪便,必要时带手套抠出直肠内硬质的粪块。

5.老年便秘患者滥用过多泻药后,有的易引起大便失禁。此时,不宜过分用止泻剂,以免又引起便秘。应停药或选用一种缓泻剂,可收到良好疗效。

(二)治疗用药

1.接触性泻药

(1)酚酞(Phenolphthalein):遇碱性肠液后,形成可溶性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结肠蠕动;并阻滞肠液吸收,增加水和电解质向肠腔内扩散,起到缓泻作用。临睡前服0.1~0.2g,8~10h后引起排便。约15%的酚酞吸收,大部分进行肠肝循环,其作用可持续3~4天。

(2)蒽醌甙类: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口服大黄(Rheumofficimale)、番泻叶(Sennalenf)或芦荟后,自小肠吸收,在体内变成大黄素后,再由大肠分泌。大黄素刺激大肠,增加推进性蠕动,引起缓泻,不伴腹痛。服大黄3g或番泻叶5g,当茶饮,6~8h后可引起排便。

(3)蓖麻油 (Castor oil):口取后,在小肠上段被脂肪酶水解为有刺激性的蓖麻油酸,促进肠道,尤其是小肠的蠕动。口服20~30ml,2~6h引起排便。为强力泻药,导泻后可引起暂时性便秘。

2.容积性泻药

(1)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为盐类泻药。硫酸镁不被吸收,在肠内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留大量的水分,增加容积,机械性地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引起排便的时间与浓度有关,服5%400ml后2~4h即腹泻,而20%100ml需较长时间,故应多饮水。

(2)甘露醇(Mannitol)为多醇的糖。口服后,在胃肠道内不吸收。5.07%水溶液为等渗溶液,口服高渗的甘露醇溶液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从而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引起水泻。服用20%甘露醇100~250ml后1~2h,再分别喝水300~500ml,可增加水泻。用于肠道清洁、急性中毒,或肝硬变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防止肝昏迷等。

(3)乳果糖(Laotulose):为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肠道不为双糖酶水解,进入结肠后被肠菌分解成乳酸和乙酸,增加渗透压,达到渗透性通便作用,见肝昏迷用药。

(4)开塞露:内含硫酸镁、山梨醇等。注入直肠后,刺激直肠粘膜,引起直肠排便反射。

3.润滑性泻药

(1)液状石蜡(Liquid paraffin):在肠内不被吸收,软化粪便,使之变稀,润滑肠壁使粪便易于排出。临睡时口服15~30ml,或10ml 3/d,可排出稀便

(2)花生油(Arachis oil):临睡前口服100~200ml花生油,次日可排出稀软便。用于不全肠梗阻者,尤其有必要作肠道钡剂检查时,口服花生油后确保每日排便,再行肠道钡剂检查,检查后继续用花生油,使钡剂全部排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急诊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1. 通便药《急诊医学》
  2. 通便秘方(华佗通便)《华佗神方》
  3. 通草《神农本草经》
  4. 通便法《育婴家秘》
  5. 通草《本草纲目》
  6. 通变黑锡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7. 通草《雷公炮制药性解》
  8. 通变大柴胡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 通草《千金翼方》
  10. 通变白头翁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1. 通草《药笼小品》
  12.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3. 通草《长沙药解》
  14. 《周慎斋遗书》
  15. 通草《本草经集注》
  16. 《中医词典》
  17. 通草《新修本草》
  18. 挺长《中医词典》
  19. 通草《吴普本草》
  20. 挺法《中医词典》
  21. 通草《海药本草》
  22. 聤耳《中医词典》
  23. 通草《汤液本草》
  24. 葶母茶《茶饮保健》
  25. 通草《本草备要》
  26. 葶苈子茶《茶饮保健》
  27. 通草《本草蒙筌》
  28. 葶苈子《药鉴》
  29. 通草《医学入门》
  30. 葶苈子《本草择要纲目》
  31. 通草《证类本草》

《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