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局部皮瓣
局部皮瓣系利用皮肤组织的松动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安排其位置,以达到修复缺损的目的。其适应情况如:
1.皮肤缺损不能直接缝合,或在颜面及关节部位,勉强缝合影响功能与外形;
2.疤痕挛缩影响功能与外形:
3.创面有肌腱、神经,大血管或骨面外露时;
(一)推进皮瓣(又称滑行皮瓣)
在缺损区一侧或两侧作辅助切口,将皮瓣与皮下组织分离,利用皮肤的松动性,使一侧或两侧的皮肤向缺损区推进以覆盖创面见图1-65。
(二)旋转皮瓣:在皮肤缺损的邻近部位设计一皮瓣,沿一定轴线旋转而复盖创面。供皮区遗留的创面,可游离附近皮下组织或作辅助切口后缝合(图1-66)尽量使缝合线与皮纹平行。如因供皮区较大不能直接缝合时,可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
(三)交错皮瓣(或称易位皮瓣,常用的有Z字形成的瓣W皮瓣等)通过皮瓣位置相互置换,达到松解张力,增加挛缩方向的长度,以改善局部的功能与外形。常用于线状、条索状及蹼状疤痕挛缩的松解。做成对偶三角形(Z形)然后互换位置即可延长挛缩方向的长度,三角形皮瓣的角度愈大,则其增长的长度也愈大(图1-67、68)但角度太大时常因两侧皮肤松动受限。不易达到转移目的。一般以60度为宜。两个三角瓣也可以根据需要作成一大一小。在疤痕较长或局部为狭长部位,也可以作连续几对三角形皮瓣,以解除挛缩。同一段距离,作单Z(一对)转移不及多Z(多对)转移延长的效果好(图1-69)。
局部皮瓣手术中注意事项:首先应依据缺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在邻近的部位设计皮瓣,并画出切口线。力求避免形成新的明显畸形。切开皮肤后将皮下组织作锐性分离。操作要轻柔,勿损伤下重要神经血管。皮瓣要求厚薄均匀,不可挤压折叠。术中就应注意皮瓣的活力。若肤色红润,远端力缘有出血,轻压皮瓣充血反应良好,证明活力好;如皮瓣远端苍白,边缘不出血,说明动脉供血不足或血管痉挛,可用温盐水湿敷,数分钟后,颜色好转始可转移。如皮瓣颜色发绀,则静脉回流不畅,可将皮瓣远侧抬高,或缝合后给以适当的压力包扎即可好转。皮瓣上不宜有疤痕,以免影响血运。止血应完善。然后分层缝合,并使皮瓣四周张力均匀。如缝合线附近肤色发白,可能张力较大,应做适当的调整,以减少皮肤的张力。
(1)各种缺损及推进滑行皮瓣的设计 (2)修复缝合后
(1)各种缺损及推进滑行皮瓣的设计 (2)修复缝合后
图1-65应用推进皮瓣修复缺损
三角形缺损可利用其一侧皮瓣旋转修复 圆形缺损利用邻近旋转皮瓣修复
图1-66 旋转皮瓣的转移与缝合

- 局部皮瓣《外科学总论》
- 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γCBF显像)《物理诊断学》
- 局部去敏药《口腔科学》
- 局部麻醉《外科学总论》
- 局部水肿《病理生理学》
- 局部剌激实验《医院药学》
- 局部涂拭药物《口腔科学》
- 局部结构《人体解剖学》
- 局部望诊《中医诊断学》
- 局部和系统免疫《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局部兴奋及其特性《生理学》
- 局部放射反应《放射诊断学》
- 局部性水肿疾病《常见病自测》
- 鞠养以防其疾四《育婴家秘》
- 局部选穴法《中医词典》
- 鞠丸《普济本事方》
- 局部血流调节《生理学》
- 鞠华《神农本草经》
-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病理学》
- 鞠候《诸病源候论》
- 局方常山饮《时病论歌括新编》
- 痀(jū,音拘)挛《中医词典》
- 局方换腿丸《外科理例》
- 疽痈逆顺刺《黄帝内经太素》
- 局方七气汤《张氏医通》
- 疽痈不消《奇效简便良方》
-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外科学总论》
- 疽虚热候《诸病源候论》
- 局箬《本草纲目》
- 疽目《中医词典》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外科学总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无菌术
- 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第三节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 第四章 输血
-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第三节 自体输血
-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
- 第五章 休克
- 第六章 麻醉与复苏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
- 第三节 全身麻醉
- 第四节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气管内插管术和麻醉装置
- 第六节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 第七节 局部麻醉
- 第八节 椎管内麻醉
- 第九节 野战麻醉原则
- 第十节 全身低温
- 第十一节 控制性降压
- 第十二节 心肺脑复苏
- 第七章 损伤(Injury)
-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
- 第一节 烧伤
- 第二节 冻伤
- 第九章 咬伤及螯伤
- 第一节 毒蛇咬伤
- 第二节 其它的咬螯伤
- 第十章 手术前后的处理
-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
- 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
-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第四节 外科病人的营养
- 第十一章 肿瘤
- 第十二章 整形外科概论
- 第一节 整形外科一般原则与基本操作
- 第二节 游离皮片移植
- 第三节 皮瓣移植
- 第四节 其他组织移植
- 第十三章 外科感染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第四节 败血症和脓血症
-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选择
- 第十四章 创作和战伤
- 第十五章 显微外科
- 第十六章 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