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脉候
咳嗽脉,浮为风,紧为寒,洪数为热,濡细为湿。寸关涩难,而尺内弦紧,为房劳阴虚。右关濡大,为饮食伤脾。左关数弦,为疲极肝伤。迟涩肺寒,洪滑痰多,弦涩血少。脉出鱼际,为逆气喘急。肺脉微急,咳而唾血,脉或沉或浮,声不嘶者可治;脉来洪数,形瘦面赤,肾气衰而声哑者难疗。亦有肺络痰壅声哑者,不在此例。暴嗽不得卧为肺胀,可治;久嗽左不能卧,为肝伤;右不能卧,为肺损,皆难治。久嗽脉弱者生,实大数者死。咳嗽形羸,脉形坚大者死,沉紧伏匿者死;浮直者可治,浮软者易治,咳而脉虚,必苦胃,以有支饮在胸中也。

- 咳嗽脉候《类证治裁》
- 咳嗽脉案《类证治裁》
- 咳嗽脉论《三指禅》
- 咳嗽论治《类证治裁》
- 咳嗽门《幼科切要》
- 咳嗽论(附痰饮上气)《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咳嗽门《张氏医通》
- 咳嗽论(此论出洁古家珍)《卫生宝鉴》
- 咳嗽门《古今名医汇粹》
- 咳嗽论《妇科秘书》
- 咳嗽门《医方考》
- 咳嗽论《侣山堂类辩》
- 咳嗽门《丹台玉案》
- 咳嗽论《婴童类萃》
- 咳嗽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 咳嗽论《医贯》
- 咳嗽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咳嗽论《胎产心法》
- 咳嗽门《小儿推拿广意》
- 咳嗽论《医门法律》
- 咳嗽门《小儿推拿广意》
- 咳嗽连声、干咳无痰已月余《名师垂教》
- 咳嗽门《幼科推拿秘书》
- 咳嗽类《察病指南》
- 咳嗽门《幼科指南》
- 咳嗽解《儿科萃精》
- 咳嗽门(八则)《辨证录》
- 咳嗽简便方《幼幼集成》
- 咳嗽门(附哮 附喘)《丹台玉案》
- 咳嗽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 咳嗽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