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脱症论治

《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生命以阴阳为枢纽,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阴阳互根,相抱不脱。《素问》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若夫元海根微,精关直泄,上引下竭,阴阳脱离,命立倾矣。《灵枢》云∶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

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更有内闭外脱者,痉厥神昏,产后血晕等症是也。治法∶在未脱之先,审其元阳欲绝者,于回阳剂中兼引阴,参附汤童便煎。真阴欲绝者,于摄阴剂中兼固阳,固阴煎。其心神浮越,起卧不安者,招集溃散之阳。龙蛎救逆汤去桂、姜、蜀漆,加参、附、枣仁茯神。脉微垂绝,气短汗出者,收拾虚耗之阴。生脉散,或人参饮子。血脱者益气,吐衄不止,独参汤参三七、童便。精脱者填营,纵欲走阳,救脱汤

魂离者镇肝,身外有身,定魂丹。崩中者固下,血漏暴注,安崩汤。津脱者实卫,大汗亡阳,收汗丹。液脱者滋阴,血枯成痿,加减四斤丸。喘促而吸入短者资化源,气急不续,都气丸。类中而神昏者息风火,心火暴甚,河间地黄饮子去桂、附、巴戟。至于内闭外脱,如痉厥神识不醒,暂用豁痰,鲜菖蒲根汁和送至宝丹。产后血晕不苏,急为开窍,外烧铁器淬醋熏鼻,或烧苏合香嗅气,内灌清魂散。若血闷,用独圣散参苏饮。凡诸暴脱,或孤阳无根,而阴失所系,或精血骤去而神失所根据,洵有如喻氏所见,壮岁无病一笑而逝,少年交合一注而倾者,不早寻罅漏而缄固之,其能拯危于一线也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证治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1. 脱症论治《类证治裁》
  2. 脱证先兆及其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3. 佗脊《中医词典》
  4. 脱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5. 陀得花《证类本草》
  6. 脱证《回春录》
  7. 《本草纲目》
  8. 脱证《医学摘粹》
  9. 驼峰《饮膳正要》
  10. 脱证《医学摘粹》
  11. 驼峰《本经逢原》
  12. 脱证《医学正传》
  13. 驼峰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4. 脱证《中医词典》
  15. 驼鸟屎《证类本草》
  16. 脱痈《中医词典》
  17. 驼肉《饮膳正要》
  18. 脱营失精门《张氏医通》
  19. 驼肉及峰脂《饮食须知》
  20. 脱营失精《张氏医通》
  21. 驼乳《饮膳正要》
  22. 脱营失精《中医词典》
  23. 驼脂《饮膳正要》
  24. 脱营《卫生宝鉴》
  25. 鼍(鱼)《食疗本草》
  26. 脱营《医述》
  27. 鼍甲《本经逢原》
  28. 脱营《中医词典》
  29. 鼍甲汤《备急千金要方》
  30. 脱阴危症《奇效简便良方》
  31. 鼍龙点眼方《医方考》

《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