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论治

《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风者天之阳。经云∶虚邪贼风,阳先受之,风邪伤卫,故腠理疏者,善病风。其症恶风有汗,脉浮头痛鼻塞声重,咳嗽痰多,或憎寒发热,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浅深,故见症有轻重,治法不宜表散太过,不宜补益太早,须察虚实,审轻重,辨寒热,顺时令。经云∶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凡体实者,春夏治以辛凉,秋冬治以辛温,解其肌表,风从汗散。体虚者,固其卫气,兼解风邪,恐专行发散,汗多亡阳也。如初起风兼寒,宜辛温发表,郁久成热,又宜辛凉疏解,忌初用寒凉,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热不得发越,重伤肺气也。如体虚感风,微觉寒热,参归桂枝汤陈皮。风伤肺卫,寒热头痛,咳嗽脘闷,豉桔汤。风伤营卫,头痛,咳则闪烁筋掣,当归建中汤。太阳伤风,发热自汗恶风,桂枝汤。伤风头痛,鼻塞声重,川芎茶调散。伤风兼寒,咳嗽发热,柴陈煎。风温伤肺,身痛脘痹,栀豉汤加象贝、杏仁郁金枳壳桑叶栝蒌。暑风上受,痰热喘嗽,竹叶石膏汤加桔、杏、蒌、草、陈皮滑石。感风兼湿,头目如蒙,痰稠胸闷通草豆豉浓朴滑石桔梗杏仁、栝蒌。火伤风,火郁燥嗽咽痛甘桔汤薄荷元参黄芩前胡花粉热伤风,咳而咽痛,鼻塞吐痰,消风散加减。风邪外闭,肢节烦痛,里有郁热,羌活散加减。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总之,伤风须察其六淫兼症,且经疏解后,若仍恶风自汗,但当调卫和营,八珍汤。或表虚,易感受风邪,必固实腠理,玉屏风散。斯为善后之防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证治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1. 伤风论治《类证治裁》
  2. 伤风论《胎产心法》
  3. 伤风脉案《类证治裁》
  4. 伤风流涕《明医杂着》
  5. 伤风脉候《类证治裁》
  6. 伤风咳嗽痧《痧胀玉衡》
  7. 伤风脉论《三指禅》
  8. 伤风咳嗽《症因脉治》
  9. 伤风冒风《仁术便览》
  10. 伤风咳嗽《中医词典》
  11. 伤风门《幼科切要》
  12. 伤风咳《中医词典》
  13. 伤风门《丹台玉案》
  14.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伤寒六书》
  15. 伤风难治论《医学源流论》
  16.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伤寒六书》
  17. 伤风热《药症忌宜》
  18. 伤风见寒(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19. 伤风痧脉辨《痧胀玉衡》
  20. 伤风兼脏《小儿药证直诀》
  21. 伤风伤寒《扁鹊心书》
  22. 伤风后发搐《小儿药证直诀》
  23. 伤风伤食发搐《幼科释谜》
  24. 伤风后发搐《中医词典》
  25. 伤风手足冷《小儿药证直诀》
  26. 伤风汗多阳虚证《余无言医案》
  27. 伤风嗽《中医词典》
  28. 伤风寒《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9. 伤风嗽《幼幼新书》
  30. 伤风寒《医碥》
  31. 伤风嗽吐《中医词典》

《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