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医之为道,必其人有中和仁智之德,而又洞乎阴阳之理,性命之源,寒暑异宜,南北异禀之故。沉潜焉以察其微,反复焉以穷其变,而后能消疵疠,益虚孱,以平造物之憾,此治病之道,昔人所以谓通于治国与。丹阳林君云和与余同举戊辰乡试,订交于京师,既而别去,不相问者三十余载。丁未冬君之子芝本,携君所辑方书曰《类证治裁》者,乞序于余,始知君之亡,亦且八载矣。君直外方内,治学有根柢,己巳礼闱报罢,退而学医,活人甚多,术既益精。而病世之业医者,空疏不学,或又拘于成法,以蹈偏驳失中之弊,于是汇辑古方,别裁至当,蕲与人人共明之。呜乎!其用心若此,可不谓中和仁智之君子乎?余固瞢于医,于养身济世之术,未之有得,春官十上,幸获通籍,而衰态遽侵,今兹待罪吴趋,当时同榜中如顾耕石诸君,均先朝露,无可与语。回首今昔,益信穷达一致,劳劳于仕宦,而以隳其所业,曾不若君之穷居着述,犹得就一艺以自名,此则序君书,而不能无慨于中也。至于是书之蕴,足以抉阴阳而托性命,后之读者,当自得之,且已详于君所为序,故不赘述云。
道光岁次丁未十月知江苏苏州府事年愚弟桂超万拜撰

- 序一《类证治裁》
- 序一《辨证录》
- 序一《万病回春》
- 序一《类经》
- 序一《本草新编》
- 序一《医述》
- 序一《卫生宝鉴》
- 序一《古今医统大全》
- 序一《石室秘录》
- 序一《推求师意》
- 序一《类经图翼》
- 序一《察病指南》
- 序一《医学摘粹》
- 序一《竹泉生女科集要》
- 序一《伤寒大白》
- 序一《仿寓意草》
- 序一《婴童百问》
- 序一《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一《轩岐救正论》
- 序一《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一《疡科心得集》
- 序五《疯门全书》
- 序一《古今医彻》
- 序五《卫生宝鉴》
- 序一《本草经解》
- 序五《医述》
- 序一《本草择要纲目》
- 序五《古今医统大全》
- 序一《本草撮要》
- 序四《疯门全书》
- 序一《医学妙谛》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