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脉案
金氏 寒热拘急,脉不紧数,胃痛,饮入辄呕,中焦痞阻,溺涩痛。宜宣通法。白通草、制半夏、橘白、草豆蔻、枳壳、苏梗、赤苓、甘草梢、煨姜。一啜症减,痞满未除。用泻心法。半夏、黄连(俱姜汁炒)、黄芩、干姜、陈皮、枳壳、甘草梢、木通、山栀。二服全安。
殷氏 身热胸痞,气促微咳,呕吐粥饮,痰粘溺涩,经止数月,脉息三五不调,兼带浮数。医投桂、附热剂,致咽喉肿碍,格阳于上,予谓此怀妊恶阻,兼外感也。宜辛凉以解痰热。用豆豉、杏仁、蒌皮、鲜竹茹、陈皮、茯苓、制半夏、枇杷叶。二服热退痞消。
张氏 寒热似疟,胸痞不食,汗止腋下。阅所服方,混用枳、朴、楂、 、槟榔、青皮之属。此邪在上焦,误行克伐,徒伤中下焦耳。予用半夏泻心汤去芩、连、甘草,加柴胡、煨姜、蒌皮、苏梗、茯苓。数服随愈。
巢氏 发热胸痞,时呕,胀入背胁,脉沉小。仿小陷胸汤。用半夏、栝蒌、枳壳、陈皮、茯苓,加姜煎。
二服病除。

- 痞满脉案《类证治裁》
- 痞满论治《类证治裁》
- 痞满脉候《类证治裁》
- 痞满(新法叶案)《伤寒指掌》
- 痞满门《张氏医通》
- 痞满《中医内科学》
- 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医学传心录》
- 痞满《血证论》
- 痞满证《明医指掌》
- 痞满《伤寒大白》
- 痞门《医方考》
- 痞满《医学摘粹》
- 痞闷《证治准绳·女科》
- 痞满《医学摘粹》
- 痞闷《济阴纲目》
- 痞满《证治汇补》
- 痞闷《扁鹊心书》
- 痞满《古今名医汇粹》
- 痞闷《女科证治准绳》
- 痞满《古今医案按》
- 痞逆《中医词典》
- 痞满《万病回春》
- 痞癖《外科正宗》
- 痞满《古今医鉴》
- 痞癖《外科全生集》
- 痞满《医学正传》
- 痞癖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 痞满《医碥》
- 痞气《中医名词词典》
- 痞满《医碥》
- 痞气《圣济总录》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