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回阳〕参附汤 参 附 姜
〔救逆〕龙牡救逆汤 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 炙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 姜 蜀 漆(各三两)
〔脉微〕生脉散 见一卷暑。
〔精脱〕救脱汤 人参(三两) 附子(一钱) 黄 (三两) 熟地 麦冬(各一两) 五味子(一钱)
〔魂虚〕定魂丹 参 苓 归 术 麦冬 柏子仁 枣仁远志 白芥子 丹砂 龙齿
〔津脱〕收汗丹 参 麦 地(各一两) 枣仁(五钱) 五味(三钱) 当归(五钱) 甘草(一钱)
〔液脱〕加减四斤丸 熟地 五味 苁蓉 牛膝 木瓜 天麻 鹿茸 菟丝子
〔喘虚〕都气丸 见一卷火。
〔痉厥〕至宝丹 见一卷中风。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幼幼集成》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审视瑶函》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明医杂着》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温病正宗》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医贯》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六因条辨》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原机启微》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外科精义》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小儿药证直诀》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外科医镜》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并注《口齿类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并注《女科撮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并注《女科撮要》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