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肾心痛〕神保丸 全蝎(七个) 巴霜(十粒)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辰砂为衣,姜汤下。
〔胃心痛〕草蔻丸 枳壳(二个) 草蔻(煨) 白术(各一两) 麦芽 神曲 半夏(各五钱) 干姜青陈(各二钱) 炒盐(五分)
〔同上〕清热解郁汤 山栀(钱半) 枳 芎 香附(各一钱) 黄连 苍术(各七分) 陈皮 姜炭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
〔脾心痛〕诃子肉汤 见四卷痢。
〔同上〕复元通气汤 白丑(二两) 炙甲片 茴香(炒。各一两五钱) 陈皮 延胡 炙草(各一两)
木香(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姜汤下。
〔肝心痛〕金铃子散 见三卷郁。
〔寒厥〕术附汤 术 附 草
〔热厥〕清郁汤 陈 夏 苓 曲 连 栀 苍术 香附(各一钱) 川芎(六分) 炮姜(五分)
炙草(三分) 姜(三片)
〔心疝〕五苓散 见一卷温。
〔通治〕九痛丸 附子(三两) 茱萸 人参 炮姜 巴霜(各一两) 野狼毒(五钱) 蜜丸桐子大,温酒下三五丸。
〔饮痛〕小胃丹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黄 黄柏 以白术煎膏和丸。
〔温散〕桂枝七气汤 七气汤见二卷咳嗽,此加桂 芍 参 陈 草
〔虚寒〕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肾寒〕加减五积散 见一卷湿。
〔血涩〕神效散 青 陈 枳 曲 桂 芍 草 芷 木香 麦芽 三棱 蓬术 延胡 补骨脂(各七分)
〔火痛〕清中汤 连 栀 陈 苓 夏 草 草蔻 姜
〔气痛〕沉香降气散 见三卷郁。
〔有痰〕二陈汤 见一卷中风。
〔中虚〕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补虚〕六君子汤 见一卷中风。
〔血痛〕手拈散 延胡(醋炙) 五灵脂(醋炒) 草蔻 没药 每服三钱,酒下。
〔血痛〕四物汤 见一卷中风。
〔悸痛〕加味七气汤 七气汤加 远志 炙草(各五分) 茯神 菖蒲(各钱半) 姜 枣
〔虫痛〕翦红丸 莪术 三棱 雄黄 木香 槟榔 干漆 陈皮 大黄 贯仲 糊丸,米汤下。
〔疰痛〕苏合香丸 见一卷中风。
〔和胃〕小建中汤 见二卷衄血,去黄 。
〔寒呕〕大建中汤 见三卷积聚。
〔气虚〕参术汤 参 术 姜 陈 草 豆蔻 砂仁 丁香(各一钱) 姜(三片) 或加炒蚌粉二钱尤妙。
〔气实〕栀萸丸 山栀(一两半) 吴萸 香附(各二钱五分) 生姜汤下。
〔心痈〕凉血饮 荆 芷 地 麦冬 芍 栀 翘 草 木通 瞿麦 薄荷 花粉 车前子(各八分)
〔溺涩〕清心散 地 芍 麦冬 草 远志 赤苓 知母(各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加黄连尤妙。
〔便涩〕凉膈散 见一卷中风。
〔便秘〕内固清心散 白蔻 人参 朱砂 赤苓 雄黄 绿豆 朴硝 甘草 皂角(各一钱) 冰片麝香(各一分) 每服一钱。
〔心胃痛〕仓猝散 山栀(连皮炒,四十九枚)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为末,每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入盐少许服,加川芎尤妙。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 附方《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