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足痛脉案
孙 中年,肾阳虚,腰痛溶溶如坐水中,形色苍,不胜刚燥,用温养少阴,兼理奇脉。杞子、补骨脂、核桃肉、当归、牛膝(酒蒸)、续断、杜仲(炒)、沙苑子(炒)、酒浸服,效。
耿 腹痛旧恙,行走劳倦辄发,今由少腹痛引腰,卧则少缓,脉来虚软,少神,乃冲督经病。用小茴香、沙苑子、补骨脂、降香末、杜仲(姜汁炒)、核桃肉、鹿角霜,三服痛除。
巢氏 中年经断,两尺芤弱,下元先亏,腰膝酸痛,宜温补下焦,必月事来乃望体安。杞子、熟地(俱炒)、牛膝(酒蒸)、当归、沙苑子、菟丝饼、茯苓、核桃肉,十数服而如常。
魏氏 秋间崩漏数次,胫膝宵热,曾用摄补而安。今经止数月,腰痛由季胁控引少腹,辄疑瘀动将崩。诊脉左寸动,胎也,非瘀也。痛引季胁,必带脉虚为病,按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皆络于带,而带脉之病,实太阴所主,故《素问》言邪客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 ,不可以养息。而王叔和谓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脊痛也。宜治带脉以固胎元。如所服参、 、地、术呆补,不能入奇经,安望有效。沙苑子、杞子、小茴香、归须、续断、杜仲、桑寄生、补骨脂、糯稻根须,数服痛止,又用膏方而胎固。
吉氏 有年,久嗽痰红,头眩脘闷,咳则腰痛若折,少腹筋掣痛注,右腿艰于起坐,卧必偏左,脉左沉弦,右沉弱,症属肝肾亏损。但先从气分调补,勿用血药滞腻。沙苑子、橘核、当归(俱酒炒)、杜仲(盐水拌)、茯苓、砂仁壳、川贝母、蒌霜、甜杏仁(炒)、白芍(炒)、核桃肉,三服痛止嗽稀。更订膏方,用血燕根、猪脊髓、桑寄生、杞子、核桃肉、制首乌、玉竹、潞参、当归、茯神、湘莲子、鹿角胶收膏,每用膏六钱,开水和服,全愈。
族兄 小腹右偏痛,直注大股正面、侧面而下至膝盖止,因行走劳顿,寒热痛发,必是小腹先受寒袭于腿经,故痛而发寒热也。宜温通,勿使成痹,但在高年,不宜过剂。橘核酒炒、木香、木瓜、归须、牛膝、小茴香、桑寄生、生姜、葱白,再服微汗,而痛如失。

- 腰足痛脉案《类证治裁》
- 腰足痛《中医词典》
- 爻象与人身《气功外气疗法》
- 腰子汤《医学入门》
- 侥幸《医学心理学》
- 腰子《中医词典》
- 姚弁山内人胸胁痛《孙文垣医案》
- 腰椎结核《中医伤科按摩学》
- 姚惠斋夜多泄泻《孙文垣医案》
- 腰椎间盘脱出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姚浚《中医词典》
- 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学》
- 姚澜《中医词典》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词典》
- 姚老夫人右手疼《孙文垣医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 姚良《中医词典》
- 腰椎间盘突出症《气功外气疗法》
- 姚蒙《对山医话》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姚能《中医词典》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伤科按摩学》
- 姚娘子小腹疼《孙文垣医案》
- 腰椎间盘变性(不合并神经根受压)《中医伤科按摩学》
- 姚起凤《中医词典》
-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中医伤科按摩学》
- 姚僧垣《中医词典》
- 腰椎管狭窄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 姚僧垣传《集验方》
- 腰椎管狭窄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姚姓妇怪胎治验《一得集》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