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论治

《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展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此《金匮》、《千金》均以通阳主治也。《金匮》云∶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栝蒌薤白半夏汤。胸痹气急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气塞短气,茯苓杏甘汤、橘枳生姜汤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姜枳汤。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千金》治胸痹达背痛,细辛散。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前胡汤。胸中满,噎塞,喉燥唾沫,橘枳生姜汤

不应,治中汤。胸背闭满,上气喘急,下气汤。胸背疼痛,熨背散。大约阳微者用甘温,苓桂术甘汤。阴凝者用温通,理中汤。饮逆者用辛泄,吴茱萸汤。痞阻者用辛滑,栝蒌薤白半夏汤。喘逆者用苦降,桂枝加朴杏汤。

痹久者兼通络,旋复花汤。只在旋转上焦清阳,疏利膈间痰气,不与胸痞结胸等症混治,则得之矣。

喻嘉言曰∶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然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不足之阳于上焦;甚者必驱其厥逆之阴于下焦。仲景通胸中之阳,以薤白白酒,或栝蒌、半夏、桂枝、枳实浓朴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茯苓杏仁橘皮。选用对症,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尽屏,即清凉不入,盖以阳通阳,阴药不得预也。甚者用附子乌头川椒

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补天浴日,独出手眼。世医不知胸痹为何病,习用豆蔻木香诃子三棱神曲麦芽等药,坐耗其胸中之阳,其识见亦相悬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证治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证治裁》书籍目录
  1. 胸痹论治《类证治裁》
  2. 胸痹咳唾短气方四首《外台秘要》
  3. 胸痹脉案《类证治裁》
  4. 胸痹候《诸病源候论》
  5. 胸痹脉候《类证治裁》
  6. 胸痹方二首《外台秘要》
  7. 胸痹门《张氏医通》
  8. 胸痹短气六《金匮悬解》
  9. 胸痹七《金匮悬解》
  10. 胸痹短气缓急《医学纲目》
  11. 胸痹统论《圣济总录》
  12. 胸痹短气方三首《外台秘要》
  13. 胸痹心痛《杂病广要》
  14. 胸痹短气二《金匮悬解》
  15. 胸痹心痛《中医内科学》
  16. 胸痹短气《圣济总录》
  17. 胸痹心痛八《金匮悬解》
  18.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9. 胸痹心痛短气《金匮悬解》
  20. 胸痹《也是山人医案》
  21.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22. 胸痹《邵兰荪医案》
  23.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24. 胸痹《友渔斋医话》
  25.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浅注》
  26. 胸痹《症因脉治》
  27.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方论》
  28. 胸痹《临证指南医案》
  29.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30. 胸痹《张氏医通》
  31.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