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能够直接影响血浆脂质代谢的蛋白质至少有十八种,它们可划分如下三大类:
1.载脂蛋白类:包括ApoAⅠ、AⅡ、AⅣ、CⅠ、CⅡ、CⅢ、C、E和(a)等;
2.血浆脂酶类:包括脂蛋白脂肪酸(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等;
3.受体类(receptors):包括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乳糜微粒残粒受体、清道夫受体、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等。
近十年来,编码这些“脂质相关蛋白质”的各个基因已相继由不同的实验室分离和克隆,所有这些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均为单拷贝。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人类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与这些基因中的某个基因或几个基因联合突变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探索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二项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这一研究领域:一个是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ique),将上述各个基因分子别或联合一起整合到动物的基因组内,导致这种动物高效率高产量地表达某一个或几个基因,从而建立一系列“转基因动物”模型,主要是转基因小鼠(rtanstgenicmice)。这种“转基因”技术主要是通过“微注射”(microinjection)或反转病毒(retrovirus)感染的方式将人或某种动物的编码某一“脂质相关蛋白质”的基因移植到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al stem cells)内,从而达到增强表达(overexpression)的目的。另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称为基因剔除(knockout)技术,运用同源重组原理,将动物内源性某一个或几个编码“脂质相关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剔除或摧毁,导致这种基因的表达低于正常状态或甚至完全不能表达,因而建立“基因缺陷或缺乏动物”模型。运用这一套抑扬基因表达的策略,观察所引起的脂蛋白代谢变化和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影响,人们对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认识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扩展、更新和修正。
冠心病的发病呈现显著性的家族遗传倾向,认识各个基因对脂蛋白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能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建立相应的基因检测手段,早期、及时地检测和监控这些与脂蛋白代谢有密切关连的基因表达状态,对于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冠心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工作,极具参考和指导意义。

-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
- 抑酸和抗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抑阳酒调散《目经大成》
- 抑青丸《医方考》
- 抑阴扶阳《四圣悬枢》
- 抑青丸《目经大成》
- 抑郁《医学心理学》
- 抑青饼《扁鹊心书》
- 抑郁《医学心理学》
- 抑气养血《女科证治准绳》
- 抑郁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抑气散《医方论》
- 抑郁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抑气《女科证治准绳》
- 抑郁症《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抑举辨《卫生宝鉴》
- 抑郁症和躁狂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抑肝开郁汤《仁术便览》
- 抑者散之《中医词典》
- 抑肝化积汤《仁术便览》
- 抑制蛋白质合成《药理学》
- 抑法《中医词典》
-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抑本《此事难知》
- 抑制细胞的作用《医学免疫学》
- 抑癌基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药理学》
- 抑癌基因《临床生物化学》
- 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筛选《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异种排异反应《临床肝移植》
- 抑治法《石室秘录》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