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LDL的代谢
OxLDL由清道夫受体识别并进一步代谢。清道夫受体可能是多种受体的总称,据报道,除乙酰化LDL的受体外,Fcr受体和CD36受体也能介导OxLDL的摄取和降解。现已证实分离纯化的清道夫受体是由3个λkD的亚单位构成的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表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2.2×105左右。清道夫受体可以和乙酰化LDL、OxLDL以及诸如次黄嘌呤核苷酸、丝氨酸磷脂等配体结合。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为多阴离子化合物。正常LDL受体是通过识别ApoB上由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共同构成的正电荷区与LDL结合的。LDL氧化后,产生的反应性醛和LDL的ApoB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结合,使LDL失去一些正电荷,带上多量负电荷。这样OxLDL不能再被LDL受体识别,而被清道夫受体结合。而且OxLDL摄入速度是天然LDL的3~10倍,并且不受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应答。
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对不同氧化程度的LDL的结合和降解量是不同的。总的来说,随着氧化修饰程度的升高,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对LDL的结合和降解随之升高。将LDL与Ca2+孵育,LDL经氧化后得到琼脂糖迁移率(Rf)分别为1.33、1.67、2.33的氧化LDL。研究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对这几种不同氧化程度的LDL的结合和降解,发现当LDL修饰程度很低(Rf=1.33)时,OxLDL被巨噬细胞结合和降解的量接近、甚至低于天然LDL,而当修饰程度高时,被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结合和降解的量随之升高,而且明显高于正常LDL(图9-8、图9-9、图9-10、图9-11)。
另有报道,正常细胞摄取OxLDL时,LDL受体与清道夫受体起协同作用。因为氧化程度不同。OxLDL的ApoB上可能残留多少不等的LDL受体识别位点。用单抗封闭这些位点时,细胞对OxLDL结合量和降解量下降。

- 氧化LDL的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生理学》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氧的运输《生理学》
- 氧化反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氧代酸的化学性质《医用化学》
- 氧化还反应的计量关系《医用化学》
- 氧代酸的构造及命名《医用化学》
- 氧化还原的概念《医用化学》
- 氧代酸《医用化学》
-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医用化学》
- 养子时刻注穴法《手掌与疾病》
- 氧化呼吸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子十法(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共轭关系《医用化学》
- 养子十法《儿科萃精》
- 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子十法《中医词典》
-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子日用法(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氧化磷酸化的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测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正金丹《是斋百一选方》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正积自除《卫生宝鉴》
- 氧化磷酸化中ATP生成的结构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养正膏《博济方》
- 氧离曲线《生理学》
- 养正膏《妇人大全良方》
- 氧疗《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