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
前列腺素(prostglandins,PG)最早发现于精液,现知前列激腺素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但均为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血栓烷(thromboxane,TX)来自白细胞,是由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来自血小板。白三烯(leukotrienes,LT)来自白细胞,是由二十碳多不饱和和脂肪酸衍生而来。PG、TXA2及LT3几乎参予了所有细胞代谢活动,并且与炎症、免疫、过敏、心血管病等重要病理过程有关,在调节细胞代谢上亦具有重要作用。
(一)前列腺素(PG)、血栓烷(TX)及白三烯(LT)的合成
1.PG及TX的合成。
以花生四烯酸为原料,机体除红细胞外,其他各组织均有合成PG的酶系。血小板内还有血栓烷合成酶。当细胞受外界剌激如血管紧张素Ⅱ(agniotensionⅡ)、缓激肽(bradydinin)、肾上腺素、凝血酶及某些抗原抗体复合物或一些病理因子(许多激活因素尚未清楚),细胞膜中磷脂酶被激活,使磷脂水解释出花生四烯酸,在一系列的作用下,逐步合成PG和TX,其合成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PG和TX合成示意图
2.白三烯的合成
白三烯合成同样以花生四烯酸为原料,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作用下,生成氢过氧化二十四烯酸(5-HPETE),后者在脱水酶作用下生成白三烯(LTA4)。LTA4在酶促作用下转变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LTB4、LTC4、LTD4、及LTE4等。如图1-2所示。
(二)血栓烷(TX),内过氧化物与环前列腺素(PGI2)
这两种物质是与前列腺素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血栓烷A2(TXA2)由血小板内血栓烷合成酶催化合成。由于是首先在血小板内分离出而且分子内含有一个血栓烷,故名。血栓烷B2(TXB2)和6-酮基前列腺素F1a是TXA2和PGI2的降解产物,无生物活性。环前列腺素(PGI2)含有二个五碳环。故名,它是在人类动脉及静脉最里面的内衬处合成(包括冠状动脉内衬),由环前列腺素合成酶催化。
图1-2 白三烯合成示意图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动脉粥样硬化》
- 多变性《预防医学》
- 多吃西红柿有利防癌《中医饮食营养学》
- 多巴酚丁胺《药理学》
- 多动征《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多巴胺《药理学》
- 多读书论《脉诀汇辨》
- 遁注候《诸病源候论》
- 多发创伤《急诊医学》
- 遁尸秘方《华佗神方》
- 多发性大动脉炎《风湿病学》
- 遁尸候《诸病源候论》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遁尸方三首《外台秘要》
- 多发性骨髓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遁尸《中医词典》
- 多发性骨髓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遁尸《圣济总录》
-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学》
- 顿泻《中医词典》
- 多发性肌炎《神经病学》
- 顿嗽《中医词典》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顿呛《中医词典》
- 多发性内分泌瘤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顿仆胎动秘方《华佗神方》
-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理学》
- 顿仆胎动方四方《外台秘要》
- 多发性神经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顿咳1个月《名师垂教》
-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基因与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