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电泳图谱呈现乳糜微粒及前β-脂蛋白染色带的浓染。属于高乳糜微粒和高前β脂蛋白二者都存在的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mixedHyperlipoproteinemia),即Ⅴ型高脂血症。将患者血清置4℃冷藏10h后发现血清上层有漂浮的奶油盖状乳糜微粒层形成奶油盖,下层呈混浊状,属于罕见的血清外观。甘油三酯水平与高CM血症相似。血LDL-C和HDL-C低于正常,Ch在正常范围,VLDL-C超出正常范围,VLDL-C/VLDL-TG低于0.3。若给予患者注射肝素后,血清CM消失。与Ⅲ型不同点是Ⅴ型人血清VLDL-C/VLDL-TG在0.3以上。该型患者,若仅是LPL活性降低,属显性遗传;若既有LPL活性降低又有ApoCⅡ减少,则属于隐性遗传,常于20岁前发病,家族史明显的Ⅴ型者,丘疹状黄色瘤的发病率可高达30%~50%,并伴有急性胰腺炎和肝脾肿大。因ApoCⅡ缺乏,LPL活性降低,VLDL生成过多而代谢速率降低等原因导致VLDL在血浆中堆积。
这一类型脂蛋白异常,常见腹部症状,有胰腺炎、疹样黄色瘤、脂质肾炎、肝脾肿大。与高乳糜微粒血症相反,本型好发生于成年人,一般50~60岁发病,女性发病迟于男性。
`此型也可由很多不同疾病、药物、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故应仔细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分析饮酒史,服用雌激素或固醇药物,进行尿液分析,检测禁食或餐后2h血糖和肝、甲状腺、肾功能均有助于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诊断。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生化缺陷仍不是很清楚。患者体内VLDL合成过剩,分解代谢迟缓,同时乳糜微粒分解代谢也缓慢,致使该型出现高CM血症与高VLDL血症混合存在。
唯一治疗高乳糜微粒的方法是低脂肪饮食。用限制饮食来减轻体重以治疗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可取得很好疗效。也可用如下药物进行治疗:烟酸、novethindroml、oxandrolone、benzafibrate、gemfibrizol或clofibrate。

- 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分析概要《病理生理学》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肤性病学》
-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病理生理学》
- 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混合瘤(多形性腺瘤)《口腔科学》
- 混睛歌《眼科心法要诀》
- 浑身虱出《奇效简便良方》
- 混睛歌《医宗金鉴》
- 浑身虱出《古今医统大全》
- 混睛内障《明目至宝》
- 浑身生泡如棠梨《古今医统大全》
- 混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浑身麻木《中医词典》
- 混睛障《中医名词词典》
- 浑身麻木《傅青主男科》
- 混睛障《中医词典》
- 浑身燎泡《奇方类编》
- 混睛障《目经大成》
- 浑浑焞焞《中医词典》
- 混睛障《中医眼科学》
- 浑浑《中医词典》
- 混元生《中医词典》
- 浑《中医词典》
- 混元胎丹《洪氏集验方》
- 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医学遗传学基础》
- 混杂偏倚《预防医学》
- 荤辛类 柔滑类 菜类 水菜类 芝 类《本草从新》
- 魂《中医词典》
- 荤辛菜类《急救广生集》
- 魂《养生导引秘籍》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