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泳分类法
根据脂蛋白的电泳迁移率进行分类
血浆脂蛋白是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敏感指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脂蛋白分离分析已成为常规检验指标。少量血清标本可以用电泳方法快速分离出各类脂蛋白,常用的支持介质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图2-2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相应名称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特点是微量、快速、操作简便、吸附少、分离效果较好,能分离出α、前β、β及乳糜微粒等四条区带,有的血清有两条前β带。缺点是前β脂蛋白含量过高时会有拖尾现象,此外染色方法也不够理想,醋酸纤维素薄膜本身能被脂溶性染料着色,用苏丹黑B染色后背景深染,油红O虽然好一些,但脂蛋白带着色较浅。如用臭氧氧化后,碱性品红-亚硫酸试剂染色,所得图形清楚,背景着色较浅,缺点是染色步骤较繁,白蛋白部位有时染色过深。
琼脂糖电泳:琼脂糖是琼脂的主要成分,琼脂经处理惯除去其中的果胶后即为琼糖,由于琼脂糖中的硫酸根含量较琼脂少,电渗较弱,透明度高,对脂蛋白的分离效果比醋酸纤维素薄膜更好一些,可将血浆脂蛋白分成α、前β、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若用脂溶性染料染色,背景色浅,如将血清样品进行预染,可在电泳过程中直接观察分离效果,区带整齐,分辨率高高,重复性好。液相与固相无明显分界,电泳速度较快,干膜还可长期保存。缺点是需要临时制作凝胶板,不如醋酸纤维素薄膜方便。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兼有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分辨率高,电泳时间短,分离的各脂蛋白带十分清晰。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的作用,能阻碍颗粒较大的前β-脂蛋白分子移动,所以前β-脂蛋白的区带落在脂蛋白的后面。
脂蛋白经上述三种电泳分离后,可用分段洗脱染料比色(不适用于圆盘电泳),或用光密度计扫描定量。以血清球蛋白迁移率作为参照,HDL与α球蛋白迁移在同一位置故称α-脂蛋白;LDL与β球蛋白迁移在同一位置,称为β-脂蛋白;VLDL区带迁移在β脂蛋白之前故称前β-脂蛋白;乳糜微粒留在原点样处不动。电泳技术是临床检验血清蛋白模式的有效手段,因此这种命名法常应用于临床检验,如图2-2所示。

- 电泳分类法《动脉粥样硬化》
- 电压门控通道《生理学》
- 电泳分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速效二例《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临床生物化学》
- 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中医眼科学》
-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临床生物化学》
- 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百病自测》
- 电泳技术的应用《临床生物化学》
- 电旋光性眼炎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电针《中医名词词典》
- 电兴奋疗法《理疗学》
- 电针操作方法《中医刺灸》
-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医用化学》
- 电针的选穴《中医刺灸》
- 电睡眠疗法《理疗学》
- 电针机《中医词典》
- 电生理学试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电针疗法《中医刺灸》
- 电生理检查《神经病学》
- 电针疗法《中医词典》
- 电热灸《中医词典》
- 电针疗法注意事项《中医刺灸》
- 电气治病《对山医话》
- 电针麻醉《中医名词词典》
- 电疗法《康复医学》
- 电针麻醉《中医词典》
-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核、化学武器损伤》
- 电针器的选择《中医刺灸》
- 电离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 电针适应范围《中医刺灸》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一章 脂质化学及其代谢
- 第一节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缺)
- 第二节 脂质代谢
- 第三节 脂质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三章 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四章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及其基因型
- 第五章 脂类代谢有关酶类
- 第六章 脂蛋白受体
- 第七章 脂类代谢有关的特殊蛋白质
- 第一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 第二节 血清碱性蛋白
- 一、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二、血浆碱性蛋白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 三.不同脂质、脂蛋白和LDL-ApoB浓度下碱性蛋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四、酰化作用剌激蛋白与细胞的连结
- 五、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
- 六、脂肪信号Adipsin-ASP系统
- 七、HyperApoB的病理生理
- 第三节 LDL受体相关蛋白
- 第四节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 第五节 胆固醇调节组件结合蛋白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脂蛋白代谢
- 第九章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十章 脂类代谢紊乱
- 第一节 高脂血症
-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 第三节 遗传性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 第四节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第五节 高脂血症的监控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细胞及生物活性因子
- 第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三章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十四章 抑扬基因表达对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十五章 血清脂类测定
- 第十六章 血浆脂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定量
- 第一节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
-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法
-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离定量法
-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非电泳定量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血清载脂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第十八章 血清载脂蛋白的免疫测定
- 第一节 血清载脂蛋白定量的方法学及其参考值的评价
- 第二节 载脂蛋白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单向免疫扩散法
- 第四节 免疫火箭电泳法
- 第五节 免疫透行射比浊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载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检测
- 第二十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检测
- 第二十一章 动脉血管壁的生化分析
- 第一节 动脉壁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组分的提取
- 第三节 动脉血管壁细胞间质成分的提取
- 第四节 动脉血管壁免疫化学鉴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细胞培养
- 第二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十四章 DNA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附录一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