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桂枝汤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仲景曰∶太阳中风头痛,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本方主之。古人用辛散者,必用酸收,故桂枝汤中用芍药,犹兵家之节制也。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去核) 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淋漓。若汗出病瘥,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至二三剂。

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过汗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以桂枝汤少和之也。

成氏曰∶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出。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汗出则腠理疏,亦恶风也。翕翕者。若合羽所覆,热在表也。鼻鸣干呕者,风壅气逆也。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桂味辛热用以为君者,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辛甘发散为阳之义也。芍药味苦酸寒,甘草甘平,用以为臣佐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桂枝辛甘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生姜辛温能散,大枣甘温能和,二物为使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也。姜枣固能发散,此又不专发散之用,又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麻黄汤不用姜枣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

夫卫属阳,阳气者,不能卫外而为固则有汗。成云,卫实何耶?盖邪气盛则实,非正气也。既曰∶邪实则热在表矣,其恶风又何耶?盖汗能开腠,故也。既曰∶热在表则汗出而腠开,亦宜解矣。乃不解者,又何耶?赵嗣真所谓惟脏腑可分表里,皮肤骨髓,但分浮、浅、深、沉,俱属于表。若以皮肤为表,骨髓则为里,则麻黄汤症,骨节疼痛,其可谓有表,复有里耶?然则不解者,骨髓之邪自在,正与啬啬恶寒之义相合,所谓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如骨髓无寒,则桂枝不宜与矣。《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其此之谓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桂枝汤《冯氏锦囊秘录》
  2. 桂枝汤《删补名医方论》
  3. 桂枝汤《医述》
  4. 桂枝汤《医宗金鉴》
  5. 桂枝汤《妇人大全良方》
  6. 桂枝汤《医学读书记》
  7. 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
  9. 桂枝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
  11. 桂枝汤《儒门事亲》
  12.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
  13. 桂枝汤《目经大成》
  14.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
  15. 桂枝汤《医方考》
  16. 桂枝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17. 桂枝汤《仁术便览》
  18.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9. 桂枝汤《伤寒寻源》
  20.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1. 桂枝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2.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3. 桂枝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4.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桂枝汤《时方妙用》
  26.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桂枝汤《医方论》
  28. 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9. 桂枝汤《汤头歌诀》
  30.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医宗金鉴》
  31. 桂枝汤(玉函)《张氏医通》

《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