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要药
辛散表寒,如防风、羌活、紫苏、川芎、细辛、全胡、麻黄、桂枝、生姜、葱白之类,随候采用。
温散中寒,如泡姜、浓朴、草豆蔻、白豆蔻、丁香、益智仁、砂仁、草果、香附子、炙甘草、煨木香、吴茱萸、藿香、紫苏、艾叶、煨姜、煨肉果之类,随候采用。
温补下寒,轻则如破故纸、巴戟天、吴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茸、鹿角胶之类;重则如肉桂、附子、人参、炮姜之类。人参性本温平,今列于桂附之内者,盖病有虚而寒,有虚而热,未有寒而不虚者,未有虚寒而不温补相兼者也。

- 寒门要药《冯氏锦囊秘录》
- 寒门五法《疡医大全》
- 寒秘《中医词典》
- 寒门方(计方三十条)《脉症治方》
- 寒凝不溃《正体类要》
- 寒门(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寒凝气滞《中医名词词典》
- 寒门《寿世青编》
- 寒凝气滞《中医词典》
- 寒门《儒门事亲》
- 寒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寒毛疮秘方《华佗神方》
- 寒疟《中医名词词典》
- 寒略《张氏医通》
- 寒疟《圣济总录》
- 寒略《景岳全书》
- 寒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寒论《儿科醒》
- 寒疟《中医词典》
- 寒挛《中医词典》
- 寒疟《医述》
- 寒露水《本草撮要》
- 寒疟《症因脉治》
- 寒露水《本草从新》
- 寒疟《时病论》
- 寒露节内雨《药性切用》
- 寒疟《儿科萃精》
- 寒露冬至大寒小寒四节雨水《本草分经》
- 寒疟风疟《医宗金鉴》
- 寒露《中医词典》
- 寒疟风疟《幼科心法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