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凡身发壮热,毛直皮燥,睡卧不宁,腮红睛赤,气粗烦渴,腹胀便秘而喘急者,皆实症也。如兼呕吐之症,虽似乎虚,然此热盛毒重拥遏在内,不得伸越,故上逆攻冲而吐。《经》云∶诸逆攻冲皆属于火者,是也。亦有或为寒冷所搏,或为乳食不节,或为风冷所乘,致使内热不得发越,冷热相拒而吐。然毒不得升越者,则从升阳发散在外。

若相拒而吐者,则宜引之在下。又有泄泻之症兼见者,夫泄泻似虚也。然此热毒拥盛熏炙脾胃,不得外达,则毒从下陷,寻窍而出。所谓热毒下注者,是也。古曰∶未出而泻者,生,既出而泻者,死。治宜升提发散,引毒达表,不得误加枳壳之剂,盖毒得外解,则内泻自止。若伤食而泻者,轻则加消化之,下重则从之。又有不思饮食者,书曰∶不思饮食,皆属内虚者是矣。然不知郁热之症,因毒瓦斯在内,不得伸越,达于肌表,是以二便秘结,腠理阻塞,热毒拥盛,腹胀满急,不思饮食者,必然之势也,治法亦宜升提发散,引毒达表,则热气有所伸越,而脏腑和平,饮食自进矣。若误用丁桂热药,于泄泻呕吐之症,是以热攻热而转增烦剧。若投参术补剂于腹胀不思饮食之症,则邪得补而愈盛也。

初热吐泻者,勿即止之,盖毒从上下出也。专托痘为主,痘出而吐泻自己。然久而不止,则中气亦虚,其毒不能运出,内攻之祸立至矣。治法须分寒热。如身热口渴,烦燥面赤,见吐如射,大便泄泻,小便赤涩,睛黄咽燥,居处喜冷者,热也,宜泽泻木通猪苓、赤茯、升麻之类。如身体则凉,口气则冷,神气安静者,宜砂仁肉果、参苓之类。如吐而不止者,是里气上逆而不下,宜导下之。若泻而不已者,是里气下走而不上,宜升提之,然经大吐大泻之后,则上下俱脱,即当大补,虽有他症,悉为虚论,大抵吐则因火因痰因食者为多,泻则因火因寒因食因湿因气虚者为多,初则所因不一,久则总归一虚。若至吐泻大作不止,蛔其出者,不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吐泻《冯氏锦囊秘录》
  2. 吐泻《医学纲目》
  3. 吐泻《续名医类案》
  4. 吐泻《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5. 吐泻《医学入门》
  6. 吐泻《景岳全书》
  7. 吐泻《医述》
  8. 吐涎心痞(杂病)《金匮悬解》
  9. 吐泻《医述》
  10. 吐涎沫《中医词典》
  11. 吐泻《证治准绳·幼科》
  12. 吐下蛔虫《麻疹备要方论》
  13. 吐泻《张氏医通》
  14. 吐物断酒《古今医统大全》
  15. 吐泻《寿世保元》
  16. 吐唾血《普济方·针灸》
  17. 吐泻《临证指南医案》
  18. 吐唾血《新修本草》
  19. 吐泻《医学正传》
  20. 吐铁《药性切用》
  21. 吐泻《古今医鉴》
  22. 吐铁《本草害利》
  23. 吐泻《万病回春》
  24. 吐铁《本草分经》
  25. 吐泻《古今医案按》
  26. 吐铁《本草分经》
  27. 吐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8. 吐铁《本草从新》
  29. 吐泻《幼幼集成》
  30. 吐痰麻后有痰胸口痰甚《麻科活人全书》
  31. 吐泻《明医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