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政纪大论篇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六元政纪大论》曰∶数之起,始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岁半,谓之立秋之日也。)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上下交互,则三四气之纪,即天地之气交主之,此则一岁之纪毕也。)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冬行,冬气南行。(观万物生长收藏如斯言。)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察物以明之,可知也。)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高山之巅,盛夏冰雪,污下川泽,严冬草生,常在之义足明矣。春夏之气,本主冬南,而其气则降于西北。冬秋之气,本主西北,而其气则生于东南。故春气者,始于往年,在下之气所。秋气者,由于今年在上之气所降,夏气者,始于今年,中气所升。)必谨察之。厥阴所至为里急,(筋挛缩,故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火气主也。)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上气也。)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火气主之。)阳明所至,为浮虚,(浮虚,薄肿按之浮起也。)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支痛,(支,杜妨也。)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谵,乱言也。)太阴所至为搐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反阴股膝髀 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软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蔑,污血也。)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涌,谓溢食,食不下也。)阳明所至为胁痛、皱揭,(身皮麸象。)太阳所至为寝汗痉,(寝汗,谓睡中汗发于胸嗌颈腑之间也,俗乎为盗汗。)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泄,谓利也。)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 肿,( 肿,谓肉泥按之不起也。)少阴所至为暴注、 螈、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气报德报化,谓天地气也。高下前后中外,谓生病所也。手之阴阳其气高,足之阴阳其气下,足太阳气在身后,足阳明气在身前,足少阳、太阴、厥阴气在身中,足少阳气在身侧,各随所在,言气变生病象也。凡正文厥阴、少阴、太阴等语。俱主岁言,而人病则合于岁也。凡此十二变者,言前言德化、政令、病变、十二节之候。若不当岁步,主客政位而至者,则属变气,而为用复也。凡胜复之候,至气胜气,变德则报复以德,变化则报复以化,变政令则报复以政令,而其气之往复不能相移也。所变之气,居高则报复亦高,居下则报复亦下,居后则报复亦后,居前则报复亦前,居中则报复亦中,居外则报复亦外,而其位之高下,亦不能相移也。由是言之,则天下风寒暑湿燥火之变常,不能同也。)故风胜则动,(不宁也。)热胜则肿,(热胜气则为丹 ,胜血则为肿,胜骨肉则为 肿,按之不起。)燥盛则干,(干于外,则皮肤皱揭。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及当液,则肉干而皮着于骨。)寒胜则浮,(浮,谓起按之处见矣。)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 肿,(濡泄,水利也。 肿,肉泥按之陷而不起也。闭则逸于皮中也。)随气所在,亦言其变耳。天气不足,地气从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运,谓木火土金火,各主岁者也。地气盛则岁运上升,天气盛则岁运下降,上升下降,运气常先迁降也。)恶所不胜,归所不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非其位则变生,变生则病作。)故上胜则天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胜,谓多也。上多则自降,下多则自迁,多少相移,气之常也。)胜多少而差其分,(多则迁降多,少则迁降少,多少之应,有微有甚之异也。)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其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以其五分七分,之所以知天地阴阳过差矣。热无犯寒,寒无犯寒,奈何?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汗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皆谓不获己而用之也。)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损亦无殒出。(谓大坚 瘕,痛甚不堪,则治以破积愈痛之药,是谓不救,必乃尽死救之,存其大也。上无殒者,言毋必全,子亦不死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衰其大半,不足以害生。故衰大半则止其药。若过禁待尽,毒瓦斯内余,无病可攻,以当毒药,则败损中和,故过则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达谓吐之令其条达也。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夺,谓下之令无壅碍也。泄,谓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折,谓抑之,制其冲逆也。通是五法也,乃可以调气,后再观其虚盛而调理之。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过,太过也。太过者,以味泻之,咸泻肾,酸泻肝,辛泻肺,甘泻脾,苦泻心。过者畏泻,故谓泻为畏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六元政纪大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 六元正纪大论篇《疡医大全》
  3. 六月《急救广生集》
  4. 六元正纪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5. 六月大热之气.反得大寒之病气难布息身凉脉迟二三至何以治之《此事难知》
  6. 六元正纪大论《素问悬解》
  7. 六月河中诸热砂《证类本草》
  8. 六元正纪大论《素问悬解》
  9. 六月胎形《女科旨要》
  10. 六元正纪《医学读书记》
  11. 六月胎形《竹林女科证治》
  12. 六元《中医词典》
  13. 六月胎证《竹林女科证治》
  14. 六郁章《医学妙谛》
  15. 六月养胎《竹林女科证治》
  16. 六郁《金匮钩玄》
  17. 六脏《中医名词词典》
  18. 六郁《仁术便览》
  19. 六脏《中医词典》
  20. 六郁《丹溪心法》
  21. 六脏六腑纳甲诗《医学实在易》
  22. 六郁《中医词典》
  23. 六珍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六郁《中医名词词典》
  25. 六之灸《中医词典》
  26. 六淫相兼说《友渔斋医话》
  27. 六之气《中医词典》
  28. 六淫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9. 六芝《名医别录》
  30. 六淫外感《医学真传》
  31. 六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