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要精微论篇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末动,阳气末散,饮食未迸,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营卫之气,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以平旦为常。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易明,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因动而作扰乱,乃可诊有过之脉。过者,病也。)夫脉者,血之府也。(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之中,故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夫脉长为气和,故治。短为不足,故病。数急为热,故烦心。大为邪盛,故病进。长脉者,往来长,短脉者,往来短,数脉者,往来急速,大脉者,往来满大。)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上谓寸口,下谓尺中,盛谓盛满。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细脉者,动如莠蓬。涩脉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浑浑革至如泉涌,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浑浑,言脉气浊乱也。革至者,言脉来弦而大而长也。如涌泉者,脉 但出而不返也。绵绵,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如弦绝者,言卒断如弦之绝去也,如此之脉皆必死矣。)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脏安则神守,神守则身强,故曰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也。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将偻俯,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皆以所居所出而为之府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强为中气强,固以镇守也。此言五脏为身之强,而失强则死矣。)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阴为水,故梦涉水而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阳为火,故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亦类交争之象。)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气上则梦上,故飞。气下则梦下,故坠。)甚炮则梦子,(内有余故。)甚饥则梦取,(内不足故。)肝气盛则梦怒,(肝在志为怒。)肺气盛则梦哭,(肺声哀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内多短虫,神梦应象。)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长虫多则内不安。神躁扰故梦是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脉要精微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 脉要精微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3. 脉要精微论篇《疡医大全》
  4. 脉要精微论《素问悬解》
  5. 脉要论《中藏经》
  6. 脉要精微论《素问悬解》
  7. 脉要论《幼科折衷》
  8. 脉要精微解《史载之方》
  9. 脉以独见为真《脉理求真》
  10. 脉要《伤科汇纂》
  11. 脉以胃气为本《中医词典》
  12. 脉要《冯氏锦囊秘录》
  13. 脉以胃气为本《诊家正眼》
  14. 脉学源流《三指禅》
  15. 脉义《思考中医》
  16. 脉学三题《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7. 脉义《中医词典》
  18. 脉学的总结《中国医学通史》
  19. 脉义《医宗己任编》
  20. 脉学大要《古今医鉴》
  21. 脉义《医旨绪余》
  22. 脉穴图《类证活人书》
  23. 脉义总论《医学集成》
  24. 脉悬绝《中医名词词典》
  25. 脉溢《中医词典》
  26. 脉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27. 脉溢怪病《奇方类编》
  28. 脉虚厥逆证十七 厥阴十八《伤寒悬解》
  29. 脉阴阳俱浮《中医名词词典》
  30.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脉经》
  31. 脉阴阳俱紧《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