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脉足病合参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是也。虽始或因坐卧湿地,涉水履冰,然久必变而为热,故均属湿热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盖脾主四肢,足居于下,而多受湿,湿郁成热,湿热相搏,其痛作矣。故古名为壅疾,当用宣通之剂。如羌活导滞汤当归拈痛汤之类,使气不壅而痛自愈矣。古无香港脚之说,《内经》名厥,两汉间名缓风,宋齐之后谓香港脚。凡肿者,名湿香港脚,湿者,筋脉弛长而软,或浮肿,或生 疮之类是也,治宜利湿疏风。如不肿者,名干香港脚,干即热也。筋脉卷缩挛痛,枯细而不肿是也,治宜润血清燥。有从外感者,有从内伤者,其为湿热则一而已。北方高燥,多饮HT 酪,肉食 酒,湿热下流所致。南方卑下多湿,血气虚弱之人,或遇房失,负重远行,冲冒雨雪,寒湿乘虚所致。大抵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诸阳则病在外,其症多在足外踝及足背,宜散之而愈。中于诸阴,则病在里,其症多在足内踝及 内,宜温利之。外症自汗走注为风胜,无汗疼痛挛急为寒胜,肿满重着为湿胜,烦渴热顽为暑胜。如四气兼有,但推其多者为胜,厥者,为风、痛者、为寒、肿者、为湿。寒胜则虫,皮肤中如虫行之状。热胜则纵,足六经皆能致病,惟手六经不与焉。寒则温之,热则寒之。在表则散,在里则下。若大虚气之,间作补汤,随病冷热而用之。不可拘执,其人黑瘦者,易治;肥大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人不耐风湿。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耳。其用药当分虚实寒热表里。如黄芩苍术乃湿热必用之药也。防己独活,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也。木瓜取入肝走筋也。赤茯、木通,渗利其湿也。肉桂、乌附散寒湿也。木香槟榔香附乌药,宣行气道之剂也。

红花桃仁,活力行凝之剂也。牛膝杜仲、萆 、虎骨,壮筋骨之剂也。参、 、白术、归、芍、地黄,补养气血之剂也。合宜而用,则或攻或补皆可奏功,香港脚初起甚微,多不令人识也。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卒起脚屈,弱不能动为异耳,南北所感,虽有内外之殊,然皆由肾虚也。妇人病此者,亦血海虚而得之。与男子肾虚同也。若入腹冲心,呕吐不止,危在顷刻,宜八味丸温以逐之。入肾则腰脚肿小便不通,目额皆有黑气,冲胸喘而呻吟,左尺脉绝者,死,盖肾虚阳衰之人多犯此,肾乘心,水克火也。故肾虚香港脚,当以金匮肾气丸预为服之也。

南方自外而入者,止下胫肿痛,北方自内而致者,乃或至于手节也。治法初用解散,次必推荡大便,以导其邪气。《经》曰∶卧出而风吹之,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至真要大论》云∶太阴之胜,火气内郁,流散于外,足胫 肿,饮发于中, 肿于下。凡内伤酒食,脾胃营运之气有亏,不能上升,乃下流乘其肝肾之佐注于足胫,加之房事不节,邪气柔虚乃为香港脚,久而不愈,遂成痼疾,坚硬如石,谓之石疽。肉色赤紫,皮肉溃烂,名为缓疽,惟宜温补香港脚,或见食呕吐,憎闻食气,腹痛作泻,或二便阻塞,或精神昏愦。或妄语错乱,或壮热头痛,有类伤寒,名脚气,攻心多死。黑瘦者,易治;肥白肉浓者,难愈。

东垣曰∶凡香港脚服补药,及用汤渫洗皆取之大禁也。此为南方外感湿气肿痛而言,非为北方内之湿气注下肿痛而言也。若内受湿气不能外达,宜淋滞消导。泄越其邪,脚气湿流于下,生疮肿痛久而不愈,乃香港脚下注成漏也,须用升提之药,提起其湿,随以气血用药。有香港脚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萆 ,再于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炙之,泄引其热下行。一禁嗔,嗔则心烦,烦则香港脚发;二禁大语,大语则伤肺,肺伤亦发;三禁露足当风入水,两足尤不宜冷;更宜戒嗜欲,节饮食为要。

其脉浮弦者风,濡弱者湿,洪数者热,迟者寒,微者虚,牢坚者实。结则因气,散则因忧,紧则因怒,细则因悲。

有肾脏风毒壅积,腰膝沉重者,宜葳灵仙末,蜜丸如桐子大,初服酒下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桃胶即是风毒积滞也。如未动,夜再服一百丸,取下后吃粥补之。仍当服温补药为妙。然风毒中人,随脏皆得,心肺二脏,经络所起,在十手指,肝脾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

脚跟痛,有因痰,有因血热。血热者,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痰者,用二陈加南星、黄柏、防己。若脚指拳缩无血,乃肾气不足,血气不荣也,惟宜补以荣也。

然足跟乃督脉发源之所,肾经所过之地,诸骨承载之本。凡或热或肿或痛者,皆足三阴虚热所致,丹溪谓火起于尢泉阴虚之极也。少年酒色过度者,多犯此症。

一膝肿痛不消,防成鹤膝风。以膝肿如鹤,足胫细脉多弦紧是也。乃三阴经虚,寒湿流注为患。如环跳穴,在跨眼及脚根彻痛不已,外皮如故,脉沉数或滑者,防生附骨疽乃毒瓦斯附着于骨而成。(张按∶究竟有何毒瓦斯?)乃肾经阳和之气不足,故肾部隧道骨缝之间气不宣行,阴血凝滞内郁湿热为溃为脓,所以有久服八味丸,令人无骨疽之语,谓骨暖气行血无壅滞,毒何生焉?)人多误为湿热,及至脓成,气血大亏,已不可救矣。

不知鹤膝风与附骨疽,俱肾虚者多患之。因真气衰弱,邪气得以深袭,前人用附子者,以温补肾气,又能行药势散寒邪也。故体虚之人为冷气所袭,经久不消,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而溃也。若误用寒凉,必成废疾,或挛曲偏枯,或痿弱不起,或坚硬如石为石疽,或日久始溃,皮肉俱腐为缓疽,下部道远,非桂附不能下达也。况肾主骨,而臀以下俱属肾,非桂附不能入其经而宣行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方脉足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 方脉自汗盗汗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3. 方牧夫兄尊堂寒湿内伏加感外邪《程杏轩医案》
  4. 方脉转筋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5. 方镊子《中医词典》
  6. 方脉肿胀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7. 方女慢惊《程杏轩医案》
  8. 方脉中风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9. 方仁渊《中医词典》
  10. 方脉痔漏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1. 方如川《中医词典》
  12. 方脉燥门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3. 方如化《中医词典》
  14. 方脉燥结合参(附肠交)《冯氏锦囊秘录》
  15. 方上《中医名词词典》
  16. 方脉噎塞痞闷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7. 方上《中医词典》
  18. 方脉噎膈翻胃关格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9. 方盛衰论《素问悬解》
  20. 方脉腰痛合参(附肾着)《冯氏锦囊秘录》
  21. 方盛衰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2. 方脉阳痿《冯氏锦囊秘录》
  23. 方盛衰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4. 方脉胸胁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5. 方盛衰论篇《疡医大全》
  26. 方脉心脾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7. 方士《中医词典》
  28. 方脉泄泻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9. 方氏《中医词典》
  30. 方脉哮症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31. 方氏妇目疾误治变证《程杏轩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