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政大论篇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五常政大论》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面巽言也。)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高下,谓地形。大小,谓阴阳之气盛衰之异。中原地形、西北方高、东南方下,西方凉,北方寒,东方温,南方热。)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阳精下降,故地气以温,而和之于下矣。阳气生于东而盛于南,故东方温而南方热,此则气之多少明矣。)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精奉上,故地地以寒而和之于上矣。阴气生于西而度于北,故西方凉而北方寒,君面巽而言,臣面干而对也。)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六元政纪论》云∶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奉,高之地也。阳精所降,下之地也,阴方之地,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正气坚守,故寿延。阳方之地,阳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人多寿,东南方人多夭,其中犹各有微甚尔。)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温而收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西方北方人皮肤闭,腠理密,人皆食热,故宜散宜寒。东方南方人,皮肤疏,腠理开,皆食冷,故宜收宜温。散,谓温浴,使中外条达,收,谓温中,不解表也。)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凡禀乎天者,以神为主,禀乎地者,以气为主。诸有形之类,要于中者,生源系天,其所动浮,皆神气为机发之主,其所为也,物莫知之,是以神舍去,则机发动用之道息矣。又以其生气之根本,乃发自身形之中,故曰根中也。其根于外者,生源系地,故其所生长化成收藏,皆为造化之气所成立,其所出也,物亦莫知,是知以气丘止息,则生化结成道绝灭也。其木火土金水,燥湿液紧柔,虽常性不易,及乎外物,生气离,根化绝,则其常体性颜色,皆必变移其旧也。)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始动而生化,流散而有形,布化而成结,终极而万象皆变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下取,谓寒逆于下,而热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盈于上,则温下以调之。上取,谓寒积于下,温之则下,阳脏不足,则补其阳也。旁取,谓气并于左,则药熨于右,气并于右,则药熨其左以和之。)有毒无毒,服有约乎?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官常制矣。有毒治病,十去其六,(下品药毒,毒之大也。)常毒治病十去其七,(中品药毒,次于小水。)小毒治病十去其八,(上品药毒,毒之小也。)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上品、中品、下品无毒药,悉谓之平。)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毒之性列,其为伤也多,小毒之性和,其为伤也。少,当毒之性,减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伤可知也。故至约必止之,故十去其或六、或七、或八而即已。然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久而多之,则气有偏盛,正有偏绝,不可长也,故十去其九而止。服至药已,则以五谷、五肉、五果、五莱,随五脏宜者,食养尽之。)不尽,复行如法,(法,谓前四约也。余病不尽,然再行之,毒之大小,至约而止,必无过也。)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不察虚实,但思攻击,盛者转盛,虚者转虚,万端之病,从兹而甚。真气日消,病势日侵,殃咎之来,苦夭之兴,难可逃也。)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所谓伐天和也。攻虚谓实,是则致邪,不识脏之虚,斯为失正,正即失,则为死之由矣。)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病去而瘠者,其经络已通,血气以顺,当复其不足之脏,而兴足者同,必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形自彰而不瘠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五常政大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 五常政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3. 五常政大论篇《疡医大全》
  4. 五常政大论《素问悬解》
  5. 五朝《医述》
  6. 五常《中医词典》
  7. 五迟《中医名词词典》
  8. 五常《中医名词词典》
  9. 五迟《中医词典》
  10. 五柴胡饮(新方)《虚损启微》
  11. 五迟《医宗金鉴》
  12. 五柴胡饮《退思集类方歌注》
  13. 五迟《医述》
  14. 五藏生成篇《黄帝内经·素问》
  15. 五迟《幼科心法要诀》
  16. 五藏九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17. 五迟、五软《中医儿科学》
  18.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19. 五迟五硬五软《张氏医通》
  20.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21. 五臭《中医词典》
  22. 五藏风寒积聚《医宗金鉴》
  23. 五处《针灸大成》
  24. 五藏风寒积聚《医宗金鉴》
  25. 五处《中医词典》
  26. 五藏传送之理《医宗金鉴》
  27. 五处《针灸学》
  28. 五藏别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9. 五畜《中医词典》
  30. 五菜药解《服食导饵》
  31. 五畜药解《服食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