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脉燥门合参

《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燥干者,肺金之体本燥,金受热化而更燥涩也。盖风能胜湿,热能耗液,《经》曰∶风热火同,阳也;寒湿燥同,阴也。然燥、湿,小异也。燥金虽属秋阴,其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火也,加大硬干涩,乃大肠受热化成燥涩。又如瘫痪中风,皆因火热耗损血液,玄府闭塞,不能浸润,金受火郁不能发声,《经》云∶肺主声,肢痛 戾者,风湿热相致,而遂以偏枯,言语音涩,手足不随也。《经》曰∶诸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夫金为生水之源,生化之源一绝,则不能溉灌周身,荣养百骸,故枯槁而无润泽也。《经》曰∶金水者,生成之终始;又曰∶木位之下,金气承之。盖物之化从于生,物之成从于杀,生之重,杀之轻,则气殚散而不收,杀之重生之轻,则气敛涩而不通,敛涩则伤其分布之政,不惟生气不得升,而收气亦不得降,所以为燥涩也。更有肺胃肾三经,蕴蓄燥湿之气,而为三消之症者有焉。喻嘉言曰∶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症,用寒凉药而火反升,徒知与火相争,用知母贝母屡施不应,不知胃者,肺之母气也。《金匮》麦门冬汤,用麦冬人参粳米甘草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则火退而津生,何燥之有?

火之累人已甚矣。况至于燥,又深于火之一层,盖由火而至燥也。夫金体本燥,所以义能生水者,赖坤阴上输,得以水精四布,虽燥体而不至于燥也。迨至脾荣不足,肾阴又亏,火烁金伤,真脏乃见,生意既穷,化源复竭,金无生水之功,木失涵金之象,子母不能相生,阴道机关绝灭,由是心主血而血无以生,脾统血而血无以统,肝藏血而血无以藏,且内地火愈炎,脏腑燥槁甚,理宜重浊味药,峻补真阴,轻扬辛散,清理郁火,倘系丹田浮越之孤阳,理宜引归而藏纳者,当于补阴汤中,佐以收敛,弗事清理可也。但燥热之症,虽似有余,实为不足,一至补阴之功得力,则症渐见虚寒,万勿轻用寒凉,脾胃亦伤,化源之机更绝,所谓土死不救矣。故治火症,尚有当用寒凉,至于燥症,惟宜投以润剂。治风燥莫如养血,清热燥莫如壮水,奈古哲未之悉何也?(张)陈一得之管见,高明以为然否?至于更有冷燥一症,虽见便秘燥结,实由阴寒过极,如阳和之水,遇隆冬而成层冰燥裂也。古方有半硫丸之设,意深远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冯氏锦囊秘录》书籍目录
  1. 方脉燥门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 方脉燥结合参(附肠交)《冯氏锦囊秘录》
  3. 方脉痔漏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4. 方脉噎塞痞闷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5. 方脉中风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6. 方脉噎膈翻胃关格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7. 方脉肿胀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8. 方脉腰痛合参(附肾着)《冯氏锦囊秘录》
  9. 方脉转筋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0. 方脉阳痿《冯氏锦囊秘录》
  11. 方脉自汗盗汗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2. 方脉胸胁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3. 方脉足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4. 方脉心脾病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5. 方牧夫兄尊堂寒湿内伏加感外邪《程杏轩医案》
  16. 方脉泄泻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7. 方镊子《中医词典》
  18. 方脉哮症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9. 方女慢惊《程杏轩医案》
  20. 方脉小便不通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1. 方仁渊《中医词典》
  22. 方脉小便不禁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3. 方如川《中医词典》
  24. 方脉痫病合参(附论颤振螈)《冯氏锦囊秘录》
  25. 方如化《中医词典》
  26. 方脉胃风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7. 方上《中医名词词典》
  28. 方脉痿证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9. 方上《中医词典》
  30. 方脉吞酸嗳气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31. 方盛衰论《素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