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弥散律

《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又称Fick定律。气体通过一层组织膜的速率和组织膜的面积呈正比,和两侧气体的压力差呈正比,和组织厚度呈反比。

气体∝
A·D(P1-P2
T

气体:气体弥散速率;

A:弥散面积;

P1,P2:该气体在弥散面两侧的分压力;

T:弥散面组织厚度;

D:弥散常数,由该气体溶解度和分子量决定,D∝溶解系数/√分子量

由于CO2溶解系数=0.567,分子量为44;O2的溶解系数=0.0239,分子量为32。所以CO2的弥散常数是氧分子的20倍,CO2的弥散能力也是O2的20余倍。因此,临床上考虑弥散功能时主要是指氧的弥散功能而言。人的气血屏障即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面积十分巨大,约50~100m2,厚度<0.5μm,因此是极理想的弥散组织。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为0.75s。但红细胞流经毛细血管在0.3~0.35s内血红蛋白的O2即可达到相应的饱和度。生理情况如运动,或者在发热等不正常情况,虽然红细胞流经毛细血管时间缩短,仍不致影响到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而且肺泡毛细血管膜因某些疾病情况增厚时,运动使红细胞流注毛细血管的时间缩短,氧弥散时间不足,血氧饱和度下降,并显示肺泡气与动脉血间氧分压差增大。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急诊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1. 弥散律《急诊医学》
  2. 弥散量的测定《急诊医学》
  3.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
  4. 弥散功能检查《物理诊断学》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诊医学》
  6. 弥散《急诊医学》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生理学》
  8.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病学》
  1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2.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病理生理学》
  14. 弥漫性食管痉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病理生理学》
  16. 弥漫性食管痉挛《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
  18.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1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
  20.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21. 弥散障碍《病理生理学》
  22.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23. 迷迭香《海药本草》
  24. 眯目飞扬证《中医词典》
  25. 迷迭香《证类本草》
  26. 眯目飞鹿飞丝歌《医宗金鉴》
  27. 迷口《中医词典》
  28. 眯目飞尘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29. 迷路窗破裂《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30. 眯目飞尘飞丝歌《眼科心法要诀》
  31. 迷路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