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颅内压增高

《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一、定义

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范围为0.69~0.78kPa(70~180mmH2O),1.77~1.96kPa(180~200mmH2O)为可疑,1.96kPa(200mmH2O)以上为颅内压增高

二、发病机理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CSF)由两侧脑室的脉络丛分泌产生,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通过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后的去路有两条,一是经脑底、穹窿面、蛛网膜颗粒,入颅内静脉窦,另一是经神经根周围、蛛网膜绒毛,入静脉系统。正常成人,每天产生CSF约500ml,而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总容量为150ml。所以,CSF处于动态平衡。

若脉络丛分泌CSF过多(炎症或CSF与血液的胶体渗透压改变等),脑室系统任何部位有梗阻,或因呼吸障碍等均可致颅内压增高,此三种机制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三、病因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众多,常见的包括神经系统炎症、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变性病、脑血管病;全身性因素,体内水分潴留、电解质紊乱等。

四、颅内压增高的全身效应

(一)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缓、全身性高血压

(二)呼吸功能 呼吸减慢、肺水肿

(三)胃肠道出血 上胃肠道出血。

五、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二)脑疝 颅内压增高,把脑组织通过某些空隙压向颅内另一部位而致多种脑疝。

1.中央疝 大脑半球和基底核自头向尾侧通过小脑幕切迹而压迫中脑所致;意识水平下降,打呵欠,陈-施呼吸,瞳孔小,洋娃娃头的眼征等。

2.钩回疝 颞叶最内侧的钩回,由于大脑半球向下通过小脑幕切迹压迫中脑成疝,致意识水平下降,第Ⅲ脑神经受压而致同侧、对侧或双侧瞳孔扩大和固定。

3.小脑上、下疝 由于后颅窝内容物把小脑扁桃体向下通过枕大孔而形成下疝,压迫延髓,呼吸停止。小脑通过小脑幕切迹向上移位而压迫中脑形成小脑上疝,由桥脑出血或后颅窝肿瘤所致,也可见于Dandy-Walker综合征(第四脑室出口受阻而致脑积水)。

4.扣带回疝 是由于大脑半球把扣带回通过大脑镰下方压向对侧。

5.过颅盖疝 是脑通过因外科手术或头颅外伤所致的颅骨缺损而发生移位。

六、药物对颅内压的影响

理论上说,各种影响颅内压力的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为:①减慢CSF的形成,加快CSF的吸收;②改善脑的循环;③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影响颅内压的药物有①醋氮酰胺:通过抑制碳酸酐酯活性,而减少CSF的形成;②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正常CSF的形成和吸收无明显作用。但当蛛网膜下腔及蛛网膜绒毛有炎症时会影响CSF的回吸收。但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通过消炎作用,又可增加CSF的回吸收;③吗啡和安定:因为它们抑制脑干对二氧化碳的反应、呼吸抑制,所以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脑血流增加,而使颅内压增高。

七、治疗

(一)渗透性降压药

1.尿素 30%,一般用1.5g/kg体重,老年人用0.5g/kg体重,静脉点滴,20~60滴/min,减压作用持续3~8h。其后24h内用1g/kg体重。因为高浓度有直接的神经毒作用,所以,近年有渐为甘露醇取代的趋势。

2.甘露醇 一般用20%或25%浓度,因浓度再高,在室温下就会析出结晶。一般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于10~15min内滴完),每6h一次,一般使用1周后改为口服降颅压药。

3.甘油 与甘露醇不同,它能部分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热,18J/g(4.3cal/g)。一般用30%甘油盐水40ml口服,每日3~4次。

(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一般可先用地塞米松,5~20mg,静脉点滴,7~10天后改为地塞米松口服,或按剂量折算成强的松口服。减量时,先快后慢。

(三)治疗原发病 更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后,对因治疗。如肿瘤的手术或化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急诊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1. 颅内压增高《急诊医学》
  2. 颅内压降低《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 颅内压增高《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颅内压改变《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颅内压增高综合症《神经病学》
  6. 颅内感染《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颅内占位性病变《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颅内出血《妇产科学》
  9. 颅内肿瘤《自我调养巧治病》
  10. 颅内出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1. 颅前窝《人体解剖学》
  12. 颅脑外伤《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3. 颅神经《神经病学》
  14. 颅脑外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15. 颅神经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康复医学》
  17. 颅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8.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9. 颅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神经病学》
  20. 颅脑损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1. 颅息《针灸大成》
  22. 颅脑损伤《临床营养学》
  23. 颅息《中医词典》
  24. 颅脑畸形《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颅息《针灸学》
  26. 颅脑创伤的预后判断《急诊医学》
  27. 颅相学《医学心理学》
  28. 颅脑创伤的几种特殊情况《急诊医学》
  29. 颅囟《中医词典》
  30. 颅脑超声诊断《物理诊断学》
  31. 颅囟论(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