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三、心脏的“易损期”和“超常应激期”

《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易损期”是指在心电周期中一个特定的时期,在此时期内给予心室的刺激极易引起一连串的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这个时期在体表心电图上大致在T波的降支。在心室的复极过程中,相邻近的心肌组织存在着复极程序的差异。在易损期内,一部分心室肌已完全恢复了应激和传导的正常功能,而另一部分心肌,虽然也已恢复了应激功能,甚至它的应激状态是处于超常期(见下),但是由于Na+通道并未完全恢复,在应激后这部位心肌的除极波小而缓慢,激动的传导速度也缓慢,也就是这样存在着一个单向传导阻滞区。如果恰恰此时有一个刺激(例如早搏),则极易引起一系列的折返激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超常应激期”是指动作电位上的一个时期,心肌在低于正常强度的刺激下即可以诱发一个激动,即在此期内可以引起激动的阈值低于正常。超常应激期在动作电位上是在第3位相的末端延伸到第4位相的起始部位,它是在相对不应期之后,而在心肌完全恢复应激功能之前。在此期间,虽然心肌能被低于正常能量的刺激所激动,但由于此时期Na+通道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其产生的动作电位是低幅的、缓慢的,其传导功能也是低下的。

超常应激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它和易损期的时间大致相同,但两者并非直接相关。重要的事实是,在易损期由于同时存在着超常应激状态,一个较低强度的电刺激即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急诊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1. 心脏的“易损期”和“超常应激期”《急诊医学》
  2. 心脏大血管创伤《胸外科学》
  3. 心脏的泵血功能《生理学》
  4. 心脏猝死危险因素的识别《急诊医学》
  5. 心脏的传导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
  6. 心脏猝死的预防和治疗《急诊医学》
  7. 心脏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8. 心脏猝死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9. 心脏的功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心脏猝死的定义《急诊医学》
  11. 心脏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12. 心脏猝死的病因及病理改变《急诊医学》
  13. 心脏的结构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14. 心脏猝死《急诊医学》
  15. 心脏的输出量《生理学》
  16. 心脏传导系统《心脏病学》
  17. 心脏的血液供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心脏病合并妊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9. 心脏的自律性《急诊医学》
  20. 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1. 心脏第九问《婴童百问》
  22. 心脏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心脏恶性肿瘤《病理学》
  24. 心脏泵功能的贮备《生理学》
  25. 心脏复苏术《基础护理学》
  26.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生理学》
  27. 心脏歌《脉诀乳海》
  28.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急诊医学》
  29. 心脏歌《脉诀乳海》
  30.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生理学》
  31. 心脏歌二《脉诀刊误》

《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