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排血量的调节

《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做为对血压的调节机制,心排血量不是主要的,但在很多病理生理的条件下,心排血量参予血压的调节。

(一)心室的收缩功能 当心肌受到损害(例如缺血、坏死、炎症等),心肌丧失其部分收缩功能,从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量来维持正常的血压。在急性期这种表现尤为突出,而在慢性心功能不足时,其他的代偿机制发挥作用,血压一般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循环血量的调节 急性的循环血量不足,例如体液的大量丢失,失血等,机体常不能通过代偿机制来弥补其损失,采取正确而迅速的措施加以补充是必要的。否则低血压休克难产纠正,成为不可逆性。

慢性的循环血量不足,可以通过水盐代谢的调节逐渐补充上,前面所述及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就是水、盐代谢调节机制之一。心钠素则从相反的方面来排出过多的钠和水,保持体液的平衡。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也是水、盐代谢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在急性、严重的高血压病人,通过扩张容积血管使循环血量部分地积存在静脉内,从而降低回心血量,降低血压是紧急的措施之一。

然而,最重要的水、盐调节器官则是肾脏。它做为泌尿器官起着经常性的,主要的水和盐代谢的调节作用。①循环血量的不足,常导致血压偏低,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下降,以保存机体的水分。②肾脏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发挥其对尿的浓缩与稀释的作用,保存需要的水分或排出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液和血容量。③血压的高低和肾血流量的大小影响肾素分泌的多寡,后者又通过对醛固酮分泌的影响,来调节水和盐的代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急诊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急诊医学》书籍目录
  1. 心排血量的调节《急诊医学》
  2. 心疟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3. 心脾两虚《中医名词词典》
  4. 心疟《灵素节注类编》
  5. 心脾两虚《中医词典》
  6. 心疟《中医词典》
  7. 心脾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8. 心内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心脾痛《医学入门》
  10. 心脑病证《中医内科学》
  11. 心脾痛《古今医案按》
  12. 心钠素《生理学》
  13. 心脾痛《丹溪心法》
  14. 心钠素《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5. 心脾痛《仁术便览》
  16. 心钠素《急诊医学》
  17. 心脾痛《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8. 心悗《中医词典》
  19. 心脾胃《针灸聚英》
  20. 心脉见于三部歌《脉诀乳海》
  21. 心脾胃部《神应经》
  22. 心脉歌《脉诀乳海》
  23. 心脾胃门《针灸大成》
  24. 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生理学》
  25. 心脾郁《中医词典》
  26. 心率《急诊医学》
  27. 心脾郁热淋血《轩岐救正论》
  28.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药理学》
  29. 心脾中暑证《中医词典》
  30.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后果《急诊医学》
  31. 心气《中医名词词典》

《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