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
一、定义
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锐、刺痛。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未明。大部分病例无三叉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据报道,有些有半月神经节的退行性和纤维性改变,有些是肿瘤或畸形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偶见于累及三叉神经根的多发性硬化或脑干血管性病变。有人指出,三叉神经痛时面部疼痛发作是由于三叉神经主核的发作性放电;此种放电与其传入冲动过度有关。静脉注射苯妥英钠能使其疼痛中止,手术切继耳大神经和枕神经能使其疼痛缓解,支持此种学说。
三、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是所有神经痛中最常见者,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岁以前也有典型病例报道,但常为中年35岁以后起病。女性略多见。
疼痛为发作性,间歇期如常人。三叉神经的一或多支分布区烙、灼、闪电样刺痛。一般每次发作仅持续1~2min,长者可达15min以上。发作频度为每日多次到一月数次。发作时病人突然停止说话,摸、擦脸部或作面、颌猛烈的抽动样运动。受累侧流泪。发作期及发作后无客观的感觉丧失,但病人可能诉面部感觉过敏。特点是有扳机点,多为颊、唇、鼻的小区。面部运动或咀嚼可能刺激扳机点。病人说话时尽量避免面部表情肌活动,甚至为防发作而几天不进食。
疼痛一般严格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或几支,并不超过其分布区。第2支最常受累,第3支次之,第1支受累低于5%。疼痛源于一支,可扩展到另一或两支。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病人中,三支均受累约15%。5%为双侧性,一次两侧同时发作者罕见。
三叉神经痛病人查体正常。可能因怕吃东西诱发疼痛而有营养不良和消瘦。三叉神经的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
四、诊断
通常根据其疼痛特点不难作出诊断,若让病人指出其疼痛的起始点,病人会用食指指该点的附近而不敢碰该点。
应与牙和副鼻窦病相鉴别,这些疾病疼痛为持续或搏动性,历时较长,为几小时。带状疱疹性疼痛多累及三叉神经第1支,且疼痛为持续性。舌咽神经痛有时易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淆,扁桃腺区表面喷表面麻醉剂,若疼痛中止,则为舌咽神经痛。
半月神经节肿瘤或其他小脑桥脑角肿瘤所致的疼痛,多为持续几小时乃至几天,偶可有发作性,但有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萎缩和无力及其他脑神经障碍,则可除外三叉神经痛。
持续性或复发缓解性,不按三叉神经分布的头、面、颈部疼痛称之为“不典型面部痛”。认为这是由于交感神经障碍或为偏头痛的变异型。据报道,颈交感神经节手术,岩大神经或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断术后,其症状可缓解。有些病人的面部疼痛可能是由于颞颌关节变性、牙齿错位咬所致,X线检查有助于确诊,错位咬纠正后症状消失。
五、病程与预后
大部分病人其疼痛是发作性的,可有几周、几月甚至几年的自发缓解,于缓解期间疼痛可完全消失。很少症状持续消失,但随年龄增长其发作缓解期有渐缩短趋势。三叉神经痛本身并不致命,但可因频繁发作而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因怕发作而不参加各项活动。大部分病人因怕痛而变得无欲状,但自杀和吗啡成瘾罕见。
六、治疗
(一)药物治疗有的病人其疼痛极为严重,以至需用鸦片类药物才能使之缓解,但这是禁忌的。苯妥英钠静脉注射能中止急性发作,每日口服,能预防大部分发作。其需要量(0.4~0.7)大于大部分病人能耐受剂量。卡马西平更有效且副作用少,单独或与苯妥英钠合用能使大部病人症状完全消失,用量为200mg,每日2~5次。
(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酒精注入神经或神经节、中或后颅窝神经部分切断、神经根减压术和延髓神经束切断术。但无一疗效满意,可合并麻木和感觉异常。现在内科治疗无效时,一般采用经皮热破坏受累支神经。越来越多采用把畸形血管与神经分开的减压术。

- 三叉神经痛《急诊医学》
- 三叉神经痛《临床营养学》
- 三叉神经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三叉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三叉神经痛《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三叉神经《口腔科学》
- 三叉神经痛《百病自测》
- 三叉神经《人体解剖学》
- 三叉神经痛《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三叉神经《人体解剖学》
- 三叉神经痛《老年百病防治》
- 三餐要合理《预防医学》
- 三叉神经痛《自我调养巧治病》
- 三才治法《医学启源》
- 三叉神经痛《神经病学》
- 三才丸《儒门事亲》
- 三叉神经痛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口腔科学》
- 三才膏《冯氏锦囊秘录》
- 三柴胡饮《退思集类方歌注》
- 三才封髓丹《医方论》
- 三柴胡饮(新方)《虚损启微》
- 三才法《针灸问对》
- 三常《中医词典》
- 三才法《金针秘传》
- 三朝复洗儿法《达生编》
- 三才茶《茶饮保健》
- 三车《中医词典》
- 三才并论篇《外经微言》
- 三承气汤《医述》
- 三才《中医词典》
- 三池《中医词典》
《急诊医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1章 急诊医学概论
- 第2章 循环生理
- 第一节 心室的收宿功能及其调节
- 第二节 心肌需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血压的调节机制
- 第四节 心电生理学
- 第3章 呼吸生理
- 第4章 肾脏微循环及其内在的调节
- 第一节 肾脏微循环结构
- 第二节 肾脏微循环的滤过和回吸收
- 第三节 肾脏微循环的生理调节
- 第四节 肾缺血机制的一些新概念
- 第5章 心脏猝死
- 第6章 心、肺、脑复苏
- 第一节 概 论
- 第二节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三节 临床复苏术
- 第四节 复苏时的药物
- 第五节 复苏术中几种新观点
- 第六节 复苏时的监护治疗
- 第七节 复苏术引起的并发症
- 第八节 复苏有效指标
- 第九节 复苏失败的原因
- 第7章 临床水与电解质平衡和体液的酸碱平衡
- 第8章 意识障碍和昏迷
- 第二篇 内科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第9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 第11章 真菌病
- 第12章 原虫病
- 第13章 立克次体病
- 第15章 感染性休克
-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急诊
- 第16章 急性心肌梗死
- 第17章 心绞痛
- 第18章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
- 第19章 急性心力衰竭
- 第一节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 第三节 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第六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20章 急诊心律失常的诊治
- 第21章 心源性休克
- 第22章 心血管病急诊药物临床药理学
-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急诊
- 第23章 急性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24章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
- 第25章 咯血
- 第26章 肺栓塞
- 第27章 自发性气胸
- 第28章 机械通气和氧气治疗
- 第一节 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第二节 机械呼吸机的类型
- 第三节 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模式
- 第五节 完全通气支持与部分通气支持
- 第六节 PEEP和CPAP的应用
- 第七节 机械通气治疗和呼吸机的调节
- 第八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第九节 机械通气的监护和呼吸机的停用
- 第十节 氧气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29章 呼吸系统急诊时用药
- 第30章 肿瘤引起的气管阻塞
- 第五篇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
- 第31章 消化道出血
- 第32章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33章 急性胆道病
- 第34章 急性胰腺炎
- 第35章 急性腹膜炎
- 第36章 肝性脑病
- 第37章 自发性食管破裂
- 第38章 胃肠系统病急诊临床药理学
-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急诊
- 第七篇 泌尿系统疾病急诊
- 第44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45章 血液净化
- 第46章 泌尿系感染
- 第47章 淋病
- 第48章 尿路梗阻和结石
- 第49章 肾脏与药物
- 第50章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第八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急诊
- 第51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第52章 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性昏迷
- 第53章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 第54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 第55章 垂体卒中
- 第56章 产后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危象
- 第57章 粘液性水肿昏迷
- 第58章 肾上腺危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第59章 高血钙危象
- 第九篇 脑血管意外和神经系统疾病急诊
- 第60章 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内科处理
- 第61章 癫痫
- 第62章 疼痛
- 第一节 急性疼痛临床诊断总则
- 第二节 急性疼痛的治疗总则
- 第三节 头痛
- 第四节 偏头痛
- 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
- 第一节 Guillain-Barré综合征(缺)
-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 第三节 周期性麻痹
- 第64章 颅内压增高
- 第65章 晕厥
- 第66章 眩晕(附头昏)
- 第67章 综合医院中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观察与处理
- 第十篇 急性中毒
- 第十一篇 创伤与外科急诊
- 第69章 颅脑创伤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发病机理
- 第三节 分类
- 第四节 一般临床表现
- 第五节 检查及诊断
- 第六节 一般治疗
- 第七节 各种类型的急性颅脑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 第八节 颅脑创伤的几种特殊情况
- 第九节 并发症及后遗症
- 第十节 颅脑创伤的预后判断
- 第70章 多发创伤
- 第71章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 第72章 颈椎损伤
- 第73章 脊柱外伤
- 第74章 急性动脉栓塞
- 第75章 泌尿系创伤
- 第76章 创伤或感染病人的肠道外营养支持
- 第77章 电击
- 第78章 烧伤的急救
- 第十二篇 危重病监护
- 第十三篇 妇产科急诊
- 第82章 妇科急腹症
- 第83章 阴道出血
- 第84章 妇产科急性感染
- 第85章 痛经
- 第86章 妊期及产程中的紧急情况
- 第87章 偶发性妇产科紧急情况
- 第十四篇 面颌部急诊
- 第88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 第89章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
- 第十五篇 眼科急诊
- 第90章 结膜和角膜病变
- 第91章 视网膜血管病
- 第92章 视网膜脱离
- 第93章 眼眶及其周围感染
- 第94章 眼球穿通伤与化学伤
- 第95章 急性视力损害(缺)
- 第十六篇 喉科急诊
- 第十七篇 皮肤科急诊
- 第102章 药疹
- 第103章 血清病
- 第104章 多形性红斑
- 第105章 急性日旋光性皮炎
- 第106章 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 第107章 变态性接触性皮炎
- 第108章 带状疱疹
- 第109章 丘疹性荨麻疹
- 第110章 丹毒
- 第111章 昆虫所致皮肤损伤
- 第十八篇 急诊放射学检查与诊断
- 第112章 急性肺部感染的X线检查与诊断
- 第113章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的X线检查与诊断
- 第114章 急性肺水肿的X线检查与诊断
- 第115章 肺不张的X线检查与诊断
- 第116章 肺栓塞的放射学检查与诊断
- 第117章 气管、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与诊断
- 第118章 急性心肌、心包疾病的影象学检查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