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痢疾泄痛用通因,验色分明辨久新,寒则当温热当下,有余不足妙如神。通治之法,不出于泻利二端。若泻利后重逼急,而痛太甚,速去无度,或滞不行,或身热色赤,此等理宜急下。如不痛者,此乃积也,所有不通旁流之物,俱宜下之,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若用止药,则泻愈甚而病愈增矣!至于痢久色白,或兼红色,气息腥秽,身冷脉弱,下泄无度,腹痛喜按,切忌芩、连、栀、秦、寒凉之剂,急用桂、附、干姜温补为要。若泻久而 溏者,亦宜加参、苓、山药之类温之。古云诸积诸痛,喜温而恶寒者,斯言信矣。人有贵贱,贵虚而贱实,尤宜识此。(王胥山曰∶贵者多虚,贱者多实,凡病皆宜识此,不独泻利一证,慎斋特于此条发其例耳,夫富贵之人多劳其心,又耽嗜好,故有病者,其正气多虚。贫贱之人,只是劳力,但于风雨寒暑燥湿不能避忌,故其病也,多本邪实,此人事之固然也。若贵者之先天充实,或者培养得宜,而贱者于劳力之外,兼复劳心,又或纵欲无度,则虚实之形必自相反,不可执一而论。)

- 通《周慎斋遗书》
- 通《中医词典》
-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挺长《中医词典》
- 通变白头翁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挺法《中医词典》
- 通变大柴胡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聤耳《中医词典》
- 通变黑锡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葶母茶《茶饮保健》
- 通便法《育婴家秘》
- 葶苈子茶《茶饮保健》
- 通便秘方(华佗通便)《华佗神方》
- 葶苈子《药鉴》
- 通便药《急诊医学》
- 葶苈子《本草择要纲目》
- 通草《神农本草经》
- 葶苈子《本草经解》
- 通草《本草纲目》
- 葶苈子《本草便读》
- 通草《雷公炮制药性解》
- 葶苈子《本草崇原》
- 通草《千金翼方》
- 葶苈子《中药学》
- 通草《药笼小品》
- 葶苈子《得配本草》
- 通草《长沙药解》
- 葶苈子《本草从新》
- 通草《本草经集注》
- 葶苈子《顾松园医镜》
- 通草《新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