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Van der Wasls力)等(图1-8)。这些次级键可存在于一级结构序号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的R基团之间,因此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主要指氨基酸残基的侧链间的结合。次级键都是非共价键,易受环境中pH、温度、离子强度等的影响,有变动的可能性。二硫键不属于次级键,但在某些肽链中能使远隔的二个肽段联系在一起,这对于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

现也有认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主链折叠盘曲形成构象的基础上,分子中的各个侧链所形成一定的构象。侧链构象主要是形成微区(或称结构域domain)。对球状蛋白质来说,形成疏水区和亲水区。亲水区多在蛋白质分子表面,由很多亲水侧链组成。疏水区多在分子内部,由疏水侧链集中构成,疏水区常形成一些“洞穴”或“口袋”,某些辅基就镶嵌其中,成为活性部位。

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从其外形上看,有的细长(长轴比短轴大10倍以上),属于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 protein),如丝心蛋白;有的长短轴相差不多基本上呈球形,属于球状蛋白质(globular protein),如血浆清蛋白、球蛋白、肌红蛋白,球状蛋白的疏水基多聚集在分子的内部,而亲水基则多分布在分子表面,因而球状蛋白质是亲水的,更重要的是,多肽链经过如此盘曲后,可形成某些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例如酶的活性中心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1.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蛋白质的生化《临床营养学》
  4.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 蛋白质的生理功用《临床营养学》
  6.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 蛋白质的吸收《生理学》
  12.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4. 蛋白质的胶体金标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5.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6.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7.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8. 蛋白质的分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 蛋白质分泌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20.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2.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3. 蛋白质含量测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4. 蛋白质的沉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5.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6. 蛋白质的变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7. 蛋白质合成后的分泌及加工修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8. 蛋白质代谢特点《临床生物化学》
  29.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临床营养学》
  30. 蛋白质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
  31. 蛋白质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