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支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在糖无氧酵解通路中,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有15~50%在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下生成2,3-BPG,后者再经2,3-BPG磷酸酶催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经此2,3-BPG的侧支循环称2,3-BPG支路(图10-19)。

2,3-BPG支路

图10-19 2,3-BPG支路

红细胞中2,3-BPG磷酸酶活性远低于BPG变位酶,使2,3-BPG的生成大于分解,因而红细胞中2,3-BPG的浓度处于有机磷酸酯的巅峰,较糖酵解其它中间产物的有机磷酸酯高出数+甚至数百倍(表10-4)。

表10-4 红细胞中各种糖酵解中间产物的浓度(微克分子/升红细胞)

糖酵解中间产物动脉血静脉血
6-磷酸葡萄30.024.8
6-磷酸果糖9.33.3
1,6二磷酸果糖0.81.3
磷酸丙糖4.55.0
3-磷酸甘油酸19.216.5
2-磷酸甘油酸5.01.9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0.86.6
丙酮酸87.5143.2
2,3-DPG34004940

2,3-BPG能特异地与去氧血红蛋白(deoxy Hb)结合,2,3-BPG进入血红蛋白α2β2四聚体中心空隙两个β亚基之间,借其分子中所带5个负电荷与两个β亚基的带正带氨基酸残基以盐键及氢键结合,使两个β亚基保持分开的状态,即促使血红蛋白由紧密态向松驰态转换,从而减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图10-20)。

BPG与Hb的作用示意图

图10-20 BPG与Hb的作用示意图

当红细胞内2,3-BPG浓度升高时有利于HbO2放氧,而2,3-BPG浓度下降则有利于Hb与氧结合。BPG变位酶及2,3-BPG磷酸酶受pH值调节。在肺泡毛细血管血液pH高,BPG变位酶受抑制而2,3-BPG磷酸酶活性强。使红细胞内2,3-BPG的浓度降低,有利于Hb与O2结合。

反之,在外周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pH下降,2,3-BPG的浓度升高,则利于HbO2放氧,借此调节氧的运输和利用,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但2,3-BPG的生成是以减少一个ATP的生成为代价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1. 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支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1月份疾病预测预报《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3. 20IU/m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使用说明书(专供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4. 1无菌试验培养基处方《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启示《思考中医》
  6. 1NUD患者Hp检出率《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7.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老年学》
  8. 1min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24小时pH监测《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0. 1Hp与胃癌有关的证据《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1. 24小时pH监测《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2. 1Hp与慢性胃炎《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3. 24小时胆汁监测《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4. 1Hp类似菌的自然感染《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2Hp的流行病学《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6. 1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影响《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2Hp的致癌机理《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8. 1Hp感染的诊断及Hp根除的评估《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9. 2Hp的致病机理《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0. 1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1. 2Hp的致病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2. 1Hp感染的流行病学概况《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3. 2Hp感染的传播方式《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4. 1Hp的生物学特性与流行病学《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2Hp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6. 1Hp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7. 2Hp感染的诊断《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8. 1Hp病原学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9. 2Hp感染对胃泌素影响《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0. 1Hp病因学《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1. 2Hp检测方法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