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液凝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血液的可凝固性质对机体有重要保护作用。当血管系统受伤时,必须迅速可靠地封闭起来,以尽可能减少出血。血小板变形(粘性变态)参于封闭作用,此种封闭作用要靠纤维蛋白凝结物的支持,而后者的形成是多种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酶促反应的结果。目前已发现的凝血因子有14种(表10-3)。

这些凝血因子除Ca2+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是由肝脏合成的血浆糖蛋白,它们大多属蛋白水解酶类。有7种为蛋白酶原,在凝血过程中被激活。无活性的凝血因子用罗马数码表示,其活性型以附加的下角码a字来表示。

血液凝固过程

图10-1 血液凝固过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1. 血液凝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血液凝固《生理学》
  3. 血液凝固的机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血液尿素氮《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5. 血液气体分析《物理诊断学》
  6. 血液内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7. 血液气体运输《临床生物化学》
  8. 血液滤过《肾脏病学》
  9. 血液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血液滤过《急诊医学》
  11. 血液透析《急诊医学》
  12.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病理生理学》
  13. 血液透析《肾脏病学》
  14. 血液净化《急诊医学》
  15. 血液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16. 血液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血液系统《病理生理学》
  18. 血液及循环系统《妇产科学》
  19. 血液系统《预防医学》
  20. 血液及成分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血液性缺氧《病理生理学》
  22. 血液肌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3. 血液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24. 血液肌红蛋白检验《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血液学进展《血液病学》
  26. 血液肌酐《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7. 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中医基础理论》
  28.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生理学》
  29. 血液循环《生理学》
  30. 血液和心血管病《眼科学》
  31. 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心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