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蛋白质分泌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蛋白质分泌细胞(protein-secreting cell)大多呈锥体形或柱状,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靠近基底部。细胞基底部胞质显强嗜碱性,顶部聚集许多圆形分泌颗粒,HE染色呈红色,具有这些结构特点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称浆液性细胞(serous cell)。电镜下见到,细胞基底部有密集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并有许多线粒体位于内质网扁囊之间,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分泌过程经以下几个步骤(图2-16):①细胞摄入合成分泌物所需氨基酸等原料;②氨基酸结合到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内;③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小泡,将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复合体;④蛋白质进入高尔基复合体,经过加工和浓缩,形成有膜包裹的分泌颗粒;⑤分泌颗粒聚集在细胞顶部,当分泌物释放时,分泌颗粒的膜与顶细胞膜融合,以出胞方式,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整个分泌过程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产生的ATP供给。浆液性细胞的分泌物为较稀薄的液体,其中含有不同的酶,如各种消化酶等。

胰腺浆液细胞分泌过程示意图

图2-16 胰腺浆液细胞分泌过程示意图

1.合成 2.输送 3.包裹 4.聚集 5.排出右侧表示每个步骤大致所需的时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蛋白质分泌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2.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 蛋白质含量测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6.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 蛋白质的吸收《生理学》
  9. 蛋白质合成后的分泌及加工修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临床营养学》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3. 蛋白质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4. 蛋白质的生理功用《临床营养学》
  15. 蛋白质及肽类激素《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6. 蛋白质的生化《临床营养学》
  17. 蛋白质检查《临床生物化学》
  18.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贫血《临床营养学》
  22.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3.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动脉粥样硬化》
  24.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5.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6.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7.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8.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9.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0.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1.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临床营养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