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合反应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结合反应是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等功能基的非营养物质,在肝内与某种极性较强的物质结合,增加水溶性、同时也掩盖了作用物上原有的功能基团,一般具有解毒功能。某些非营养物质可直接进行结合反应,有些则先经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后再进行结合反应。结合反应可在肝细胞的微粒体、胞液和线粒体内进行。椐参加反应的结合剂不同可分为多种反应类型:

1.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葡萄糖醛酸结合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结合方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为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由糖醛酸循环产生。肝细胞微粒体中有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能将葡萄糖醛酸基转移到毒物或其他活性物质的羟基、氨基及羧基上,形成葡萄糖醛酸苷。结合后其毒性降低,且易排出体外。胆红素、类固醇激素、吗啡、苯巴比妥类药物等均可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进行生物转化。临床上,用葡萄糖醛酸类制剂(如肝泰乐)治疗肝病,其原理即增强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2.硫酸结合反应

以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为活性硫酸供体,在肝细胞胞液中有硫酸转移酶,能催化将PAPS中的硫酸根转移到类固醇、酚类的羟基上,生成硫酸酯。雌酮在肝内与硫酸结合而失活。

硫酸结合反应

3.乙酰基结合反应

在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由乙酰CoA作乙酰基供体,与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结合生成相应的乙酰化衍生物。如磺胺类药物及抗结核药异烟肼在肝脏经乙酰化而失去作用。

乙酰基结合反应

4.甲基结合反应

肝细胞液及微粒体中具有多种转甲基酶,含有羟基、巯基或氨基的化合物可进行甲基化反应,甲基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SAM)。例如,尼克酰胺可甲基化生成N甲基尼克酰胺。

甲基结合反应

5.甘氨酸结合反应

某些毒物、药物的羧基与辅酶A结合形成酰基辅酶A后,在酰基CoA:氨基酸N-酰基转移酶催化下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结合产物。如马尿酸的生成。

甘氨酸结合反应

由上可见,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范围是很广的。很多有毒的物质进入人体后迅速集中在肝脏进行解毒,这是一方面,然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容易在肝脏聚集,如果毒物的量过多,也容易使肝脏本身中毒,因此,对肝病患者,要限制服用主要在肝内解毒的药物、以免中毒。

上面列举的一些生物转化反应包括药物、毒物或腐败产物,经转化后毒性或生物活性减弱。然而有些物质,通过生物转化、其活性或毒性反而加强,即不是灭活而是激活。如苯骈芘(致癌物)是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才形成终致癌物的。

还有些致癌物在体内存在多种转化方式,有的属于致癌(活化),有的则属于解毒,例如黄曲霉素B1的生物转化。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书籍目录
  1. 结合反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结果评价《预防医学》
  3. 结合和游离部分的分离《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4. 结果解释《预防医学》
  5. 结核《中医词典》
  6. 结果分析步骤和方法《医学心理学》
  7. 结核《医学纲目》
  8. 结果分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9. 结核《医宗金鉴》
  10. 结果的可比性《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1. 结核《续名医类案》
  12. 结果的解释《预防医学》
  13. 结核《续名医类案》
  14. 结果《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结核《证治准绳·疡医》
  16. 结果《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结核《寿世保元》
  18. 结构基因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 结核《古今医鉴》
  20. 结构基因的结构《医学遗传学基础》
  21. 结核《万病回春》
  22. 结毒门主论《疡医大全》
  23. 结核《外科心法要诀》
  24. 结毒门主方《疡医大全》
  25. 结核《外科大成》
  26. 结毒论《外科正宗》
  27. 结核《丹溪治法心要》
  28. 结毒烂喉治验《一得集》
  29. 结核《金匮钩玄》
  30. 结毒溃烂《中医词典》
  31. 结核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